这孩子,成天好象是为我练琴
孩子练琴为了谁?
不只此一次听家长们说"这孩子,成天好象是为我练琴"。
让家长生气的是,家里省吃俭用不说,光是时间和精力就搭进去了不知多少,家长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放弃了,业余时间全部都用来陪孩子练琴、上课,可孩子还不争气,每天练琴磨磨蹭蹭,家长不催,就从来没有主动的时候,成天就好象是给家长学琴。那么孩子是怎么想的呢?
从心理的角度看,需要形成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在需要与动机的作用下才发生的。那么儿童学琴的动机是什么,儿童学琴又是为了满足他的哪方面的需要呢?
我们很容易发现,对学琴的需要与希望通过学琴达到的目标是在家长那里,我们在前文已经讨论过了,家长们有通过让孩子学琴,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毅力、培养自信心、独立性等等愿望。我们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所有这些愿望对于孩子来说连基本的概念也没有,什么是"情操","智力"是什么,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毅力"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既不能理解,也体会不到的。孩子不愿意学琴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学琴难、练琴苦的问题,更是由于这些学琴目标没有一项是出于孩子自身需要的,因此,从家长设定这些学琴的目标时,几乎就已经注定了孩子不可能愿意学琴。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学琴活动的需要者及对学琴目标的期待者与学琴活动的主体不是一个人。这就好象是上战场打仗的士兵,需要战争、期待战争结果的是政治家和将军,而打仗的却是和这些结果毫无关系的士兵。怎么可能让士兵主动地愿意打仗呢?这一儿童学琴的动机方面的特征是需要我们特别清楚的。
但孩子学琴的活动毕竟开始了,这就说明他的学琴活动是有动力的,只不过并不是家长头脑中的动力。
概括来说,激发学琴活动的需要有四种:
01第一种是审美需要。
美妙的琴声,优美的音乐,是学琴活动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与教师都有一个经验:孩子爱弹好听的曲子,而讨厌那些枯燥的技术练习;喜欢弹自己能够弹出"调调"来的曲子,而对生曲子,听不出"调调"来的曲子视为畏途,原因即在于前者比后者更能够满足孩子审美的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孩子即是美的享受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是人的天性。这也是孩子愿意学琴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学琴往往不仅有好听的乐曲,技术训练就不那么好听,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审美需要,但是是必须练的。因此我们说审美需要并不完全是指向学琴活动的一种需要,当学琴活动能够满足审美需要时,就会激起较高的学琴动机,反之则产生不愿意练琴的念头。
02第二种我称之为"驾驭性需要"。
很多孩子对神秘的太空充满兴趣,喜欢不断问个究竟,我们一般称之为好奇心,这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探究知识、驾驭世界的一种本能的需要。我们从小都有一种体验,刚刚开始学习自行车时,孩子总是非常愿意每天骑着车到处跑,这不是对知识的驾驭,而是对一个物品进行驾驭与操作,从而获得驾驭性快感的需要。我们将以上两种需要统称为"驾驭性需要"。而在学琴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驾驭与对器物的操作性驾驭同时存在。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非常愿意一遍遍地弹他已经练熟了的乐曲,对练熟了的乐曲可以不厌其烦地"练",而对一首生乐曲,则总是要磨蹭到实在拖不下去了才练。我们说,驾驭性需要是直接以学琴活动为目的的,没有其它附加条件的学习需要,它直接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需要的对象,因此这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天生具有这种需要的孩子并不多。但一个孩子一旦有这种需要,那么学琴对他和家长来说就是比较轻松的一件事了。
03第三种被称之为"自我提高需要"。
这是指人在自己所在的群体中,提高自己的威望与地位的一种需要。它往往被不恰当地贬称为"虚荣心"。由于弹琴或拉琴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良好修养、杰出能力、高尚品味的表现,因此会弹琴往往容易给孩子带来自尊、地位的满足。这在那些学琴学得不错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能够在班级的联欢会上表演一个节目,能够在班里上音乐课的时候给大家弹伴奏,成为这类孩子学琴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但需要看到,这一需要本身并不是以学琴为目的的,学琴仅仅是以提高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为目标的手段,一旦学琴不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学琴活动就没有了动力。而这种目标能否实现,不仅仅取决于孩子自己,还取决于其它人。比如有一个孩子,在班里只有他一个人会弹琴,他也因为会弹琴而在音乐课上赢得同学和老师的较多的关注,因此他非常愿意学琴,结果有一天班里转来一个琴比他弹得好的女孩,从此以后,他对弹琴的兴趣就大大下降了。对于那些自我意识较强、尤其是已经有了一些成绩的孩子来说,自我提高需要可以是相当强的一种动力因素,但它非常不稳定。
04第四种需要被称之为"交往需要"。
这是指,孩子希望获得自己所在的群体──如家庭中的父母、班级中的同学和老师、同伴等──接受、喜欢和认可的一种需要。这是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的本能需要。孩子"听话"的实质性心理基础就是这种原始需要决定的。我们必须承认那种天生对学琴感兴趣,学琴能够使他出类拔萃,又特别爱听音乐的孩子是不多见的,但可以肯定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希望与家长有一个和谐关系的。大部分孩子都能够自然地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学琴活动,就是"交往需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孩子在学琴过程中不包含这一动机因素。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是在"为家长练琴"。尤其是当一个孩子生来根本就不喜欢音乐,对乐器也没有什么兴趣,而自己没有很多音乐才能,所以弹琴从来也没有使他获得过什么自尊的满足,而家长让他学琴的一大堆道理,他既听不懂,也体会不到时,顺从家长的意愿,不与家长发生令人不愉快的冲突,就成了他唯一的学琴动力。这时如果家长还说"你这是给我练琴呢?"孩子自然就会很委屈,因为,如果不是给你练琴,他根本就不会去学琴。因此这种需要也是使学琴持续下去的非常重要,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动力。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使孩子觉得,自己一练琴家长就生气,是因为学了琴家长才开始不喜欢他了,那么进一步的学琴活动没有高压政策就很难持续下去了。而高压政策给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家庭关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些需要可能同时具备,也可能具备其中的某一项,或两三项。总的来说,是越多越好。因此当孩子弹的乐曲不好听时,你应该告诉他曲子练熟了就好听了,因为这会诱发他的审美需要;千万不要说孩子爱表现,说孩子爱当别人面表演是"虚荣",因为这会将学琴中力量最强的一种动力蒙上不光彩的阴影,而削弱这种动力。更不要说"你这是给我学琴吗?"因为事实上很多孩子就是在给家长学琴,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学琴的需要。经验告诉我们,目前"为家长学琴"的孩子很多,家长应该意识到这是儿童学琴中的"交往需要"在起作用,"为家长练琴"是儿童学琴的重要动机因素。
应该注意的是,儿童交往需要的对象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幼儿时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长;上了小学时学校教师成了他的交往需要的主要对象,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光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他们都是长辈,年龄还小的孩子的交往需要主要表现是获得长辈的接受与认可,但孩子到了初中左右时,他的主要交往对象就是同伴,孩子已经有了强烈了自主的需要,独立的意识,并且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与成人世界抗衡的力量与勇气,这时家长会发现孩子"连老师的话也不听了"。高压政策此时要么已经破产,要么已经受到严重抵抗。很多本来不愿意学琴的孩子就是在此时彻底学不下去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家长的"交往需要"已经不再重要,维持学琴的最后一个动力消失了。这是那些由于看到了高压的暂时效果而相信高压政策的家长始料不及的。
学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好琴就更需要持久的动力因素,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与家长清楚儿童学琴的需要是什么,即构成儿童学琴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要注意把自己的需要转化为儿童的需要,并且要注意把握不同需要之间的转化,从而形成稳定、持久的学琴动力。比如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让他(她)觉得学琴有意思、好玩又好听;进而提出会弹琴可以在小朋友面前表演,可以参加演出活动,如果弹得好,还可以参加比赛,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弹琴;告诉他,看到他弹琴你是多么高兴,你是多么愿意听他弹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逐渐给孩子听一些好听的音乐,读一些音乐知识、音乐史上的人物的故事等等,使孩子从对学琴的兴趣扩大到对整个音乐艺术的兴趣,从而达到通过学琴使孩子获得广泛音乐艺术修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