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在音乐教育上有缺失,音乐素养很重要!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音乐,但由于音乐的种类繁多,雅俗共存,孩子在接触不同的音乐的时并没有明确足够的分辨能力。
音乐素养,官方的解释是:音乐素养是学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包含:读谱、节奏、视唱、听音、和声、创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
音乐素养是音乐学习的基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音乐院校的课程中, 音乐素养是必修课。
为什么要有音乐素养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孩子大多都喜欢听故事,可是如果我们用很书面化的语言对一个3岁的孩子讲故事,他/她会喜欢听吗?
答案是不会,其实不是他们不喜欢听,而是因为听不懂,我们都知道,对小孩子讲故事需要用孩子能明白的语言,他们才会理解,也才会有共鸣。而音乐也是这样。
音乐需要理解才能有共鸣。
我们需要知道乐谱背后的故事、情感或者是思想。只有具备了从多方面理解乐谱的能力,才知其音并知其意。
音乐素养具备的重要性
从音乐谱面来看
如何分清音乐里的声部是如何的排列的、旋律有着怎样的调性、和声的编排又有着怎样的音响效果,这些都需要我们有清晰的思路,否则即便是弹出了音符也毫无层次感可言。
从听和唱的角度看
“视唱”是最能直观感受音乐的方式,只有唱准旋律才能捕捉到音乐的起伏和律动。
而“听”则是声音传递的表达,我们弹奏出的声音是否与想表达的音乐形象相符,在练琴和演奏演唱时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去分辨。
从音乐审美角度看
一个人对音乐的审美从他对音乐喜爱的类型和方向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喜欢古典音乐的或学乐器的通常气质比较高雅,喜欢说唱的一般比较骄傲自信,喜欢摇滚的大多都崇尚自由。
具备音乐审美的能力必须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除了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在听觉上的感受能力之外,同时必须对不同时期的音乐史有所了解。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也就是说,音乐教育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丰富孩子的情感认知。
音乐教育素养课不可缺失
音乐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东西,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幼儿音乐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重视对孩子将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化底蕴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审美情趣和人格塑造三个方面。
音乐可以培养情感、提高审美、开发智力、塑造人格。如果没有音乐素养作为支撑,那么会导致弹琴也只能是机械的弹奏、练琴效率低下孩子缺乏对音乐的探索和理解,对音乐越来越没有兴趣,大量的问题会接踵而至,最后学习音乐只能半途而废。
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音乐素养就相当于是一个只会机械弹琴和歌唱的人,他就无法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