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音乐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都是干货!!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2/3/11 15:53:4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识读乐谱”尤其是识读五线谱,几乎是一道迈不过去的门槛。虽然有很多关于“识读乐谱”的教学实践或课题研究,但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读谱教学体系。五线谱识读通常有两种方式—固定唱名法读谱和首调唱名法读谱,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建议采用首调唱名法识读乐谱。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学习西洋乐器的学生一般采用固定唱名法读谱,因此他们大多具备基本的固定音高感;学习民族乐器和声乐的学生一般接触的是数字谱(简谱),所以他们大多具有首调音高感;不学习乐器的学生大都是首调音高感。不同能力、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必然会给读谱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同时,大部分学生只是模仿读谱、模糊读谱,或跟着教师的歌声、琴声模糊跟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看谱、会读谱。


小学教育是普及性的基础教育,让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学会音乐、懂得音乐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乐谱是音乐的文字,识读乐谱教学就是要从基础抓起,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了解乐谱、看懂乐谱,并通过乐谱与音乐交朋友。


一、五线谱识读存在的问题


识读五线谱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和素养的体现,其过程需要把符号和声音连接起来,将视觉、听觉等诸多方面有效结合。唱好五线谱中的旋律要具备几个条件:拥有稳定的拍感,认知各种节奏型,准确演唱各种音程,瞬间反应出音的位置(唱名),并且视觉、听觉都要同步。也就是说,这些能力和感觉要集中在一瞬间反映出来,这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相对来说,学习乐器的学生由于经过长期的训练,对节奏和音位已能熟练认知,读谱时相对容易些。而对于一点儿音乐基础都没有的学生来说,读谱就跟看“天书”一样困难。所以,读谱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认识五条线上的“小蝌蚪”,更重要的是对拍感、节奏、音准、音色及内心听觉等能力的培养,最终做到听到音乐能够反应出节奏、旋律的形态,看到乐谱中音符的排列能够对旋律的音高有预期,边听音乐边看谱时能够跟上速度。这看似很难,但如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学生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


二、声音与符号的关系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音乐中的声音是指通过听觉感知到的节奏、旋律(音高)、音色及力度和速度的变化。符号,既是一种象征,又是一种载体。“音乐符号,是对代表音乐音响的可视符号的综合,它是音响的象征。”①符号和声音之间是记录与输出的关系,需要把声音记录为符号,把符号转化为声音。人们通常的理解是,声音是听觉,符号是原理,只有先理解了原理(符号),才能够正确地转化为声音。但埃德温·戈登在《音乐的学习顺序—现代音乐学习理论》一书中指出:“音乐理论试图定义、解释这些可以看到的音乐符号背后的基本原理,但符号所起的作用,最多就像静止的照片,而音乐则是会动的画面,是流动的。”②由此可见,音乐的学习意味着对“流动画面”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学习符号。


“学生不需要也不应该首先接受音乐理论和识读音乐符号的教育,亦没有必要在唱名结合阶段就接受音乐理论和识读的教育。”③在音乐学习中(包括学习各种乐器),教师通常是从符号入手(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从视觉进入,试图让学生理解符号所带来的声音效果,读谱教学亦如此。殊不知,从符号进入,学生要面对拍感、节奏、音准、音位、音符排列等各种音乐能力在一瞬间的转化,实则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忽视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当智力和心智都不成熟的儿童有了挫败感,他们便会选择退缩和放弃,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毕业时仍然不会识读乐谱。由此可见,以认知为主的音乐教学,才是让读谱教学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要简化音乐学习中的困难,给学生成就感,我们应该从音乐的“听觉”入手。即,从熟悉的音乐中去发现元素,把熟悉的音乐转化为符号,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以及对音乐符号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学生识读乐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润物细无声地——采用“先声音后符号、先体验后认知”的音乐教学原理,以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


三、先声音后符号对读谱能力的开发


先声音后符号,顾名思义就是先听觉后视觉。从声音入手,可以通过听、唱、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等形式,使学生不断地在声音的刺激下,在大脑中形成听觉感知,如音乐的长短、高低、快慢、强弱及规律性的变化等。当某一元素的听觉刺激积累到一定量时,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会将其转换为视觉图像—符号。从声音转化为符号(听觉能力转化为视觉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从体验到认知再到理解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多感官地建立起对音乐的整体认识。


(一)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是读谱的基础


音乐是听觉艺术,对声音的敏感是听觉系统对音响灵敏的反应。对声音的敏感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起点,因此一定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以唱歌为主,唱歌不仅可以听音响唱、听教师唱,还可以听同学唱,更重要的是听自己唱。唱歌是培养听觉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学生在听和唱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对节奏、音高、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以及旋律走向、音乐结构等进行听觉上的感受、体验与分辨;同时,学会在音乐中思考,逐渐积累起对声音的敏感度。


对声音敏感度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音乐学习的顺序性精心设计。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感受、体验、发现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如“听听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有几拍?”“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这条旋律由哪些音构成?”“歌曲的最高音和最低音分别在哪一拍上?”“休止符在哪一拍上?”“你能拍出这段节奏吗?”“你能记录这段节奏吗?”“你能用线条画出旋律的音高走向吗?”“这两句有什么变化?”等,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音乐元素,发现音乐的奥秘。当他们的听觉能力和音乐元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慢慢地走进了音乐,才能够去接受那些没有生命力的符号,才能够将视觉和听觉进行有效的结合。


(二)先体验后认知是读谱的途径


听音乐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愉悦—听觉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愉悦。我们经常会看到听着音乐摇头晃脑的学生,他们用身体动作反映音乐节奏,表达听到音乐后的愉悦心情。由此可见,音乐教学要遵循学生对音乐最初的感受,先从体态律动进入,用身体参与音乐来体验各种音乐要素。所有的音乐要素都可以通过体态律动表现出来,如各种不同的节拍、节奏、音高、音阶、力度、速度、音乐结构、音乐情绪等。通过体态律动感受音乐,可以让学生理解很多用语言描述起来比较抽象的音乐要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体验环节,直接进入认知阶段。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学习为例,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后告诉学生,“这是四分音符,唱一拍”,然后带领学生读节奏“da da da da”;再写出八分音符“图片”,告诉学生“这两个拉着手的音符是八分音符,每个唱半拍”,然后带领学生读节奏“dada dada dada dada”。如此下来,两个节奏型三分钟就学完了。但是教师有没有想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本身就很抽象,这两个名字是人为赋予的,小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它们。四分音符为什么要唱一拍?八分音符为什么唱半拍?认识了这两个符号有什么意义呢?即使他们认识了所有的符号,也不代表他们具备了相应的音乐能力,毕竟音乐是声音和表现的艺术。


本文所述先体验后认知的教学方式,是指通过熟悉的、会唱的、简单的歌谣或歌曲进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学习,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来体验这两种节奏型的不同,在心理上接受并理解这两种节奏的长短,然后再进行对符号的认知。


教学片段1


(1)教师一边打稳定拍,一边读歌谣,稳定的拍子有助于学生体验“拍”与节奏的关系。


(2)“老师打了多少拍?”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代表“拍”的图形。


(3)学生打稳定拍,教师打节奏。“老师打的是拍吗?”后给出节奏定义。


(4)“你们能打节奏吗?”边读歌谣边打节奏。


(5)“每一拍里有一个声音还是两个声音?”出一个声音的拍子,在图形上面画出四分音符;再找出两个声音的拍子,画出八分音符。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一拍里有一个声音和一拍里有两个声音的音符形状,加强他们对符号的认知。


(6)设计各种体态律动活动,运用走、跑、跳、拍手、拍腿、踏步等各种声势动作,来感受、体验、分辨两种节奏。


(7)学生充分体验了两种节奏后进行节奏名的认知,一拍里有一个声音读“ta”,一拍里有两个声音读“titi”。


对这两种节奏型的学习,都是从体态律动的稳定拍进入,让学生在童谣和歌曲中感受稳定的拍子,运用整个身体感受拍子均匀与稳定的速度。然后同样从动作进入节奏,采用跟拍子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打稳定拍,教师打节奏,使学生感受教师手中打出的声响是不均匀的,是对应童谣或歌曲中的词,所以有了另一个名字“节奏”。在体态律动中,学生理解了“拍”和“节奏”是不一样的,并从听觉上感受两种节奏,利用各种不同的声势、动作、打击乐器,采用唱和动的方式分辨、练习两种节奏。然后进入到对符号的认知中来,一拍里有一个声音还是两个声音?在图上面画出音符,认识到两种节奏符号的区别。最后是对节奏名的认识,一拍里有一个声音读“ta”,一拍里有两个声音读“titi”。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思维、声音感受、律动体验、符号认知等,从外化到内化再到外化,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两种节奏型的特点及原理。


(三)先声音后符号是读谱的思维转化


我们上面说到了读谱是多种能力的反映与结合,是思维的一种体现。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用音乐思维去理解音乐、享受音乐。在读谱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声音到符号的转化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从而加强乐谱的识读能力,在聆听中调动音乐思维。


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拆分乐谱的方法,先给出音乐的整体框架,然后提炼节奏,再去感受旋律,找出旋律中的重复乐句及旋律中音程的特点,最后完整演唱乐谱。在拆分、叠加、整合的过程中,把声音转化为符号,简化难度,从而增加读谱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片段2


在聆听中认知音乐框架教师演唱歌曲《粉刷匠》,请学生打拍。                                                   


 (1)第一次聆听,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学生回答后在黑板上写出乐句。(图1)


(2)第二次聆听,提出问题:每个乐句有几拍?学生回答后在乐句下面贴上图形“拍”。(图2)


(3)第三次聆听,提出问题:歌曲是几拍子的?在听拍子时,教师不要让学生去猜,在演唱时要给出提示,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歌曲节拍的律动。(图3)


(4)提出问题:怎么画小节线?师生可以一起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画。画完小节线后,教师指着小节跟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图4)


框架是音乐的基本结构,把框架从五线谱中分离出来,可以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音乐的结构。从听觉到视觉,一步一步深入到音乐学习中。


2. 在聆听中提炼与认知节奏

(1)教师演唱,学生打拍。提出问题:这首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节奏型?学生听后会说出“ta”“titi”“taa”等。

(2)教师演唱第一乐句后,请学生拍出节奏型并说出节奏名。

(3)教师把学生打拍或识读的节奏型写出来。(图5)


(4)师生共同视唱后三个乐句,引导学生发现歌曲节奏型的特点。(5)请学生把歌曲的所有节奏型写下来。(图6)注:节奏型记写可以不写符头,只写出符干即可。


3. 在聆听中感受和认知旋律

(1)感受旋律音高

教师演唱歌曲旋律,只唱出第一个音的唱名,其他部分用“lu”哼唱,并用手的位置表示旋律音高。提出问题:这条旋律由哪几个音构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黑板上用字母把五个音竖着写下来。

(2)认知音位

运用手指谱,告诉学生“sol”的位置,师生一起指出其他几个音的位置,并尝试对照手指谱演唱旋律。


教师给出学生“sol”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请学生说出其他几个音的位置。


向学生出示五线谱和小音符,请他们自己摆出音阶,并用手指着音符演唱歌曲旋律。


4. 五线谱识读


把音符和节奏挪到五线谱上,划分乐句“a+a'+b+a'”,并请学生自主识读《粉刷匠》的乐谱。


在《粉刷匠》的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用声音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运转,在头脑中将声音变成符号。由声音到符号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完全能够接受的过程。在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认知能力范围之内,每个环节都是在一步步地提高识读乐谱的能力。如第一个环节中,学生了解了音乐框架、乐句、节拍、小节线等;在第二个环节中,解决了节奏问题;在第三个环节中,解决了音位和唱名问题。而旋律的音高问题在多次演唱中已经解决,之后学生看到完整的乐谱时不会再感到茫然,不会出现无从下嘴的窘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拍感、节奏、音高、唱名几个问题逐步解决和攻克,从而达到看谱视唱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深化学生对乐谱的认知,力求让乐谱变得跟文字一样简单。


从声音到符号的学习原理,是由音乐的艺术特征所决定的。音乐是听觉艺术,而乐谱只是记录声音的符号。所以,从听觉到视觉的学习过程符合音乐学习的顺序性和规律性,同时也符合儿童音乐学习的认知特点。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