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给音乐做出了什么贡献?
去年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之际,全世界几乎所有著名乐团和音乐院校都举行了纪念音乐会和讲座,这成为过去一年中最大的音乐事件。我们不禁想到,凭什么这个身高仅一米六,其貌不扬的男人却赢得世界人民的关注?
有人曾经问过我:贝多芬为什么那么厉害?他对音乐具体做出了什么贡献?
这里,我不想从这位音乐伟人传奇的人生经历、感情生活来做介绍,只从他对作曲技术的贡献及其作品的历史定位来聊聊,贝多芬究竟给我们的音乐世界带来了什么。
一部音乐史其实就是音乐作品风格的演变史。对音乐史的研究就是对各个时期的作曲家及其作品风格的分析与总结。因此要确立某位作曲家的历史地位,我认为需要满足以下一点或几点必要的条件:
第一,创造出一套全新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或是一种新的风格从而影响到一大批后辈作曲家。如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对于当代很多作曲家都想另辟蹊径地开创出一套作曲技法,或是创立某种新的风格从而对追求个性强烈渴望的现象我认为不在此列,毕竟你的理念大概率不能获得世界范围的流通,或是收获大批同行们的追随。
第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把某种作曲手法、体裁或创作理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达到这一层面我认为需要比上一条有更大的难度,毕竟超越是建立在掌握前人大部分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升,这对于作曲家的全面技术功底和音乐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对比前人,贝多芬无疑满足了这一点,后面我会详细的讲。
第三,把某件乐器(人声)或组合写到了极致并得到公认。提到歌剧,我们会想起威尔第和普契尼,说到艺术歌曲,舒伯特的百余首作品早已奠定其“歌曲之王”的地位,谈到小提琴,“琴王”非帕格尼尼当仁不让,在钢琴领域,肖邦和李斯特更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那用这个标准如何界定贝多芬呢?在我看来,贝多芬不仅仅所谓是音乐史上承上启下式的伟人,甚至可以说是承上“超”下式的人物。
1对奏鸣曲式的贡献
贝多芬从海顿、莫扎特等前辈手中继承了“奏鸣曲式”这一形式,将各个部分进行了发展和改造,提高了它的表现力。这也是贝多芬在作曲技术上最大的成就之一。
在整体结构上,从早期的《降A大调第十二钢琴奏鸣曲》Op.26开始到《第九交响乐》Op.125,贝多芬以四乐章的结构打破了以往奏鸣曲式三乐章“快-慢-快”的传统布局规律,扩大曲式规模的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从中期的《热情奏鸣曲》Op.57开始,到晚期的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乐章间不再以完全终止作为结尾,取而代之的是属功能或是其他不稳定的和弦直接引入下一乐章。这种“消失乐章间明显界限“的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整体性,扩大了规模,同时也突出了作品的戏剧性效果。
对乐章内部而言,奏鸣曲式每一部分的篇幅在贝多芬的笔下较前人都有了明显的扩大。
引子和尾声,顾名思义,都是作品的附属结构,在乐曲中主要起到对各个部分过渡或润色的作用。在贝多芬早期的《悲怆奏鸣曲》Op.13中,引子以独立片段的方式出现,其篇幅超过了之前所有奏鸣曲引子的长度,这也是他摆脱海顿、莫扎特等前辈们影响的首部作品。
贝多芬对尾声的扩展出现于早期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Op.2, No.3第一乐章,第三、第八交响曲的尾声,贝多芬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使其达到了第二个展开部的规模,甚至把全曲高潮安排于此。《热情奏鸣曲》更是史无前例的把尾声作为“炫技华彩段”扩展了58小节的长度。不管是在听觉感受层面,还是结构长度上都和乐曲其他主体部分平分秋色。可以说,贝多芬提升了附属结构在乐曲中的地位。
除了扩大各部分结构从而获得更充分的发展外,贝多芬以远关系调的调性布局打破了以往奏鸣曲式呈示部和展开部,或是主部和副部间所遵循的近关系调关系。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使得作品的两大部分风格对比更强烈,更具戏剧化。
奏鸣曲式在贝多芬手中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时代,使大部分后继者“望而却步”,此后很少有以无标题的奏鸣曲为题的作品问世。虽然后面的李斯特、马勒、布鲁克纳、肖斯塔科维奇等也用奏鸣曲式写出了很多大作,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是后话。
2对乐曲发展手法和织体设计的重视
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对素材有组织有逻辑的发展和织体设计的重视,不仅远超前辈,而且直接对现代的作曲家有着很深的影响。我认为,这才是他为后辈作曲家们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并且远强于他对奏鸣曲式的贡献。
谈到创作中素材的发展,不管是对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作曲家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也经常给学生们讲主题发展的重要性:大概率而言,一个主题是否能创作成一部优秀作品,对素材发展能力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要远大于主题本身的优劣。为什么你觉得你写了一个很精彩的主题或片段、或是拥有一个好的创意,但到作品完成时总是觉得不满意呢?
我想一定是由于“战略有余”但“战术不足”,素材发展的手法有限从而导致上述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是由众多因素相辅相成所赐,光有想法或一个好的开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现实创作中,“一手好牌给打烂”的例子数不胜数。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第二十七奏鸣曲》第一乐章展开部的结尾的乐谱时不禁爆出粗口:
“卧槽,贝多芬太牛逼了!”
这不是很多美国当代作曲家,包括约翰威廉姆斯影视配乐作品中常用的复调+节奏时值扩大(减缩)的手法吗?原来贝多芬在200多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第二十七奏鸣曲》从蓝框标示起直到结尾,相同音高素材运用时值逐渐扩大和材料截取变奏的手法进行发展,非常有意思。
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提起巴赫,还是海顿、莫扎特的音乐,你马上会“哼唱”出一些著名的音乐主题,这反映出其旋律概念仍然植根于可以“唱”的基础上,也就是单线条化。但贝多芬扩充了对“旋律”的定义,丰富了音乐的纵向结构和声音,同时在乐谱上也把音乐上升到了视觉艺术的层面。他的一系列晚期作品,多层立体化的织体设计开创了这一领域的先河,跨越浪漫主义直接影响百年后的现代创作思维。
▲这个谱面从视觉角度上“现代”,仅仅10小节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
和现代音乐一样,贝多芬的作品单靠耳朵欣赏所发现的价值,是远远比不上对照乐谱分析后再听音响的。和莫扎特、肖邦、比才等天才作曲家相比,贝多芬的音乐属于你越听越有味道,越能给你带来思考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用“好听”或“不好听“来评判的层面。
相比前辈和同期作曲家对于节奏节拍较为统一,较为方整的织体相比,贝多芬作品速度和节拍的变化频繁,说明贝多芬更强调音乐的戏剧性和记谱法的多样性,在作曲技法的探索中迈出了一大步。
▲ 第二行第三小节,6/8拍转化为3/8+12/16的节拍记谱已经穿越到了百年后。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贝多芬不把那个12/16标记在小节首拍?
钢琴奏鸣曲Op.106作为晚期一些列作品的开端,在结构发展以及局部素材的运用上可谓是发展到了极致。之后每一部作品,包括弦乐四重奏、 钢琴奏鸣曲,还有被伦敦皇家爱乐乐团委约创作的第九交响乐等 ,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般的存在......
在贝多芬所处的时代下,第十二弦乐四重奏《大赋格》Op.133晦涩难懂的音乐语言和艰深的演奏技巧无疑给欣赏和演奏者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但从作曲和演奏技术的水准来看,这首作品都远超当下,直到20世纪初才被推崇。难怪斯特拉文斯基评价它:“这首作品是永远的当代音乐作品。”
▲ 大赋格那个时代也许和现在的“现代音乐”一样“难听”。
3和声语言的多样化
和声在音乐中的重要性无须多言。
和近代作曲家动辄“发明“一套全新的和声语言不同,贝多芬并未另辟蹊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和声体系,而是在前辈们建立的功能和声体系的基础上做了极大限度的延伸与拓展,也对其设置的一些规则做了一定的“破坏”,使得和声语言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贝多芬把远关系转调玩的可谓炉火纯青,不仅超越了前辈莫扎特,在严格逻辑的框架下大量运用副属和弦、降二级和弦、降六级和弦、变音和弦、等音和弦,同时各种阻碍终止、等音转调和同主音大小调的大量使用,让音响更具有紧张感和戏剧性。直接将和声语言引入浪漫主义,并给20世纪的作曲家们很多启示。
▲ 运用等音转调的手法转入下一个远关系调
著名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开头,f小调的主题以琶音式的齐奏跨越了四个八度(1-4小节),随后马上在Napolis和弦上进行了一次模进转调(5-8小节),然后又回到了属和弦。虽然是传统的大小调写法,但造成实际的艺术效果就像是远关系调的平行三和弦分解,非常具有现代感。
▲ 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一乐章的主题
▲ 钢琴奏鸣曲Op.106慢乐章,远关系调转调和等和弦转调。
我认为贝多芬的和声语言给现代音乐的启示是:如何在“传统”和声语言的基础上写出与众不同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形式上的“创新”。
4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交融
虽然贝多芬鲜有独立完整的复调作品,但我个人认为他的复调写作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很大的突破,并对于演奏者(乐团)有更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都知道,巴洛克时代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主调音乐代替了复调音乐。贝多芬的复调音乐,尤其是晚期作品突破了很多界限,完美的融合了两者,并结合了他丰富的音乐灵感和超强的作曲技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
和巴赫不同,贝多芬的对位是建立在丰富的和声性思维和高难度演奏技术的基础上而创作的,把复调技术上升到与音乐的欣赏性,演奏技巧相结合的层面。在这一点而言,我认为贝多芬是在巴赫之上的,当然这也是时代造就了他。
▲ 钢琴奏鸣曲Op.106 第一乐章展开部(如图)和第四乐章的赋格段,完美的结合了复调的艺术和钢琴的技巧。
贝多芬的《大赋格》是其复调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之一,以弦乐四重奏创作著称的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施尼特凯等人作品中都能找到这部作品的影响。
▲ 带乐谱和音频的《大赋格》Op.133
5管弦乐配器发展的贡献
作为现代古典交响乐规则的制定者,贝多芬不仅扩充了交响乐队的编制,其配器手法不管是在重奏还是管弦乐队中所使用的音区,音量和力度的范围和技巧的难度远超于前人。
▲ 加入合唱部分的第九交响乐。
贝多芬对乐器音域使用的广度极其大胆,《大赋格》中四件弦乐器的音域宽度,Op.57、106、111中钢琴音域的宽度,为了扩展管弦乐队高音区而首次使用短笛的《命运交响曲》,还有扩展低音域而首次使用低音大管的《第九交响曲》等,都是贝多芬对乐器性能开发所作出贡献的佐证。
▲ 《大赋格》Op.133选段(下图),织体和音响明显来自Op.106的钢琴化思维(上图)。
在贝多芬的创作中,不同乐器之间创作思维的互相借鉴也影响到了后人。比如他的弦乐四重奏和钢琴之间织体的互相借鉴,不仅创造了一种新鲜感,也提高了演奏的难度。这个思维也影响了不少后人,比如肖邦很多旋律借鉴了咏叹调的写法,李斯特的炫技灵感来自帕格尼尼,至于当代作曲家跨界的借鉴那就更数不胜数了。
▲《大赋格》Op.133(下图)持续的节奏型出现在很多古典和当代作品中,包括舒曼的《幻想曲》(上图)。
▲ 穆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第九交响乐》,本人有幸于2015年在芝加哥现场聆听了这场历史性演出。
6对钢琴音乐的贡献
都说肖邦是钢琴诗人,李斯特是炫技大师。在我看来,贝多芬在钢琴史上的实际地位是高于这二位的。
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占有重要分量,三十二首奏鸣曲和七首协奏曲更是每一位钢琴学习者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如果要选择音乐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我想大多数人的名单里一定会出现几首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的演奏技巧难度绝不亚于李斯特,各种高难度的八度、大跨度琶音和多声部颤音层出不穷,结构上更是复杂多变,对演奏家具有很难得挑战。同时贝多芬认为踏板可以使得声部获得延续并产生泛音,可以“解放双手”发挥钢琴演奏更多的可能性,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
▲ Op.106第四乐章的片段,钢琴音乐在贝多芬笔下已经“交响乐化”。
贝多芬的影响力甚至促进了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据说如果一个钢琴品牌能获得他本人的认可与背书,那必定会被认为是行业内最高标准从而财源滚滚后路不愁,不知道贝多芬有没有收取他们代言费?
▲ 波利尼演奏《热情奏鸣曲》Op.57,最佳版本没有之一。
7时代造就了贝多芬
说完具体的作曲技术,我想从音乐“世界流通性”的角度来说说贝多芬的音乐。
我们都知道,西方古典音乐和宗教有着紧密的关系。因为各地的文化不同,音乐如果带有强烈的宗教属性,势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会受到一定限制。
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古典音乐自18世纪起向世俗化发展。从莫扎特开始,古典音乐逐渐脱离了宗教和宫廷的束缚。到了贝多芬,作品中对社会人性的关注和发觉逐渐代替了宗教,更容易得到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听众的共鸣,从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贝多芬的作品不仅给之后的浪漫主义指引了道路,我认为甚至可以跨越浪漫主义,直接给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或是潘德列斯基等现代音乐大师提供很多观念和技术上的启示。如果以现在的医疗水平让贝多芬多活二三十年,我相信现在的音乐潮流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纵观上所述,贝多芬的伟大是不容置疑的。他的成果给未来的音乐提供了基础和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很多当代作曲家,比如潘德列斯基、布列兹们终其一生做了各种“实验”后大多数回归到了“贝多芬式“的传统,一个音一个音的老老实实写音乐......
“I have never thought of writing for reputation and honor. What I have in my heart must come out; that is the reason why I compose.” ---Ludwig van Beeth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