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琴3年,不如学习半年的孩子,妈妈发现是这个原因!
研究发现,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拥有更好的记忆能力。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加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其中,小提琴的学习更是一件磨练孩子耐心、毅力的事儿。
外加拉小提琴能使宝宝的左右手齐动,把手、眼、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能同时开发左右脑的思维;拉琴过程中孩子的眼睛要不停地扫乐谱,这对他们的注意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所以,家长们都开始倾向于让孩子们投入到这项高雅的音乐学习当中。
那宝宝们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今天我给给大家整理了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一:手、耳条件好
想让宝宝学小提琴,首先要他喜欢而不是父母喜欢。
可以通过一些迹象得知宝宝是不是喜欢听音乐、唱歌,是不是喜欢听弦乐,如果是,这孩子就有了学习的基础。
接着要看看孩子的自身条件:小提琴全靠左手的四个指头来按音符,如果宝宝的小指头短,学起来就会比较吃力;手指过胖也会影响长远发展;而分辨音准和音色,要靠孩子“耳聪”。
另外,乐感、节奏感、两手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记忆力都是很重要的基本条件。
注意事项二:学小提琴难在哪儿
左右手动作不对称拉小提琴,左右手各有各的动作:左手按弦、将琴持平,右手运弓;琴头得与眼睛等高,手心需要转向左边——这可不是我们平时常做的动作,宝宝练起来会感到比较吃力。
音准不好找钢琴等键盘音乐的基准音一目了然,而小提琴的音准则完全靠演奏者灵敏的耳朵和手指的感觉。
在初学阶段,往往像“拉锯”似的,不容易提起宝宝的兴趣。因此,父母不妨让孩子练练键盘乐器,使其耳朵保持对音乐的敏感。
注意事项三:集体课还是个别课
单独请个老师教宝宝,还是让他和几个小朋友同上集体课?有些家长拿不定主意。
其实各有利弊:一对一的方式很有针对性,能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但因为是独自学习,孩子有可能会觉得枯燥。
小型集体课气氛比较好,孩子们在一起边玩边学,容易产生兴趣、相互激励;但由于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有的老师会采用大家都能接受的进度,对于学得快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吃不饱”。
而在学费上,个别课相对会高一些。因此,父母可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和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宝宝学琴父母帮宝宝的小提琴学习能不能坚持下来,更主要的是在于父母科学的方法与坚持。
注意事项四:时间保证
告诉孩子,练琴如同吃饭睡觉,是每天必须做的事。
每次练习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中间休息几分钟,以便孩子喝水、上厕所,而在拉琴的时候则专心致志、不可中断。
这也是锻炼孩子自控能力的好机会,能有效延长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学乐器最难坚持的,其实是家长
有人说学乐器不是考验孩子,而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和忍耐。这话虽有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琴学得好的,往往背后都有个虎爸或虎妈。像李云迪、郎朗等都是因为背后有只“老虎”。
所以在评价孩子适不适合学琴和老师教学质量时,评价自己对孩子学琴的态度也是必要的:你是否能认真坚持,陪孩子一起努力?
有人说学乐器不是考验孩子,而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和忍耐。这话虽有点偏激,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琴学得好的,往往背后都有个虎爸或虎妈。像李云迪、郎朗等都是因为背后有只“老虎”。
所以在评价孩子适不适合学琴和老师教学质量时,评价自己对孩子学琴的态度也是必要的:你是否能认真坚持,陪孩子一起努力?
这时候有家长就开始抱怨了,那自己平常没时间也不专业,能为孩子做的事很少,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光凭孩子日复一日的练习显然远远不够,由于家长不懂小提琴演奏,无法给孩子专业的指导和示范,导致孩子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家庭里会有人小提琴的孩子学小提琴肯定会比家庭里没有人会拉小提琴的孩子学的快。
并不是说他们的孩子有很强的“音乐天赋”,他们的进步快只不过是他们练习小提琴时出现的错误能够被快速正确的纠正。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孩子学的更快、更容易出成绩呢?“陪练”的作用现在就显得特别重要。
“陪练”能够及时地发现并纠正小孩子练习古筝时出现的错误,使小孩子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达到花费的精力与效果基本成一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