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留学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导师?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学校重要还是导师重要?
如果你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有的回答说学校比较重要,因为在就业的时候只会有人问你的学校,不会有人问你的导师。有的回答说导师比较重要,因为在你读研期间,对你影响最大的就是你的导师。
其实对于留学的小伙伴来说,也经常会有这个顾虑。
对于哪个比较重要,其实小编也没有一个很标准的答案,但是小编想说的是:选择一个符合你自身需求的优秀导师很重要!!!
在你留学的时候,你和导师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小编在知乎上看到了两端段感触很深的话,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就像我们的朋友会分为无话不谈的挚友,寻欢作乐的酒肉朋友,咨询专业意见的智囊,倾吐感情问题的八卦朋友,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也是有多种形式和不同深度的。
有些导师会请你到家里吃饭,有些导师偶尔还会出来跟你喝一杯,而有些导师可能在办公室之外和你喝杯咖啡都难。
此外,不同的项目,不同的funding,也会影响导师和学生交往的模式。导师和学生之间不是越近越好,也不是只有专业的才是最好的,而是要找一个在学校内外双方都舒适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可能和你的预期有偏差,这之间就需要我们以一个成熟的心态进行谈判和妥协。
来源:知乎
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也是会密切关乎利益的。
一段互惠互利的师生关系,应该就是一段好的师生关系,大家在不损害自己和对方利益的前提下,各取所需,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从这一点出发来看师生关系,我们大概就可以摒弃那种理想主义的,老师不求回报、栽培学生的想法了。导师有自己的私心,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这个私心不建立在损害学生的利益至上,那么更是很合理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是,在导师表达他的想法的时候,也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诉求:自己为什么想要做这个方向,而不是另外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在哪里。与此同时呢,也要留有余地,向导师询问自己有哪些想的不周到的地方,以及有没有可能把自己想要做的题目和导师想要你发展的方向结合起来,两方面兼顾。
表达合作的诚意,坚定自己的底线和诉求,并提出可能的合作方案,才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应该做好的准备。
来源:知乎
从上面两则分享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来,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其实因人而异。但一个好的师生关系对一个人来说受益匪浅。
我们把这个话题放到音乐专业的学生身上来,导师的重要性其实更甚。那么导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学生在申请国外音乐院校的时候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判一个老师是否适合自己的自身需求呢?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听李莫老师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