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这些坏习惯正悄悄拖垮你的吉他学习进度!90%的人还在犯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5/11/6 14:12:10

学吉他时,总有人抱怨自己进步慢,明明花了时间却看不到效果。其实,问题可能不在天赋或练习时长,而是一些隐藏在日常中的坏习惯。这些习惯看似不起眼,却像慢性毒药一样,一点点侵蚀你的学习效率。今天,我们就来拆解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吉他杀手”。

一、姿势不对,努力白费

很多人弹吉他时,弯腰驼背、手腕扭曲,甚至把吉他架在膝盖上歪着弹。错误的姿势不仅会让手指发力困难,长期下来还会导致肌肉劳损,出现手腕疼痛、手指僵硬等问题。比如,左手按弦时如果手腕过度弯曲,会增大手指压力,导致按不实或速度上不去;右手拨片角度不对,音色会发闷,甚至拨错弦。正确的姿势是:坐直身体,吉他靠在胸前,左手自然弯曲按弦,右手手腕放松,拨片与琴弦呈45度角。


二、从不调音,音准全废

很多新手觉得调音麻烦,弹之前随便拧拧弦就开练。但吉他弦的音准会随温度、湿度变化,如果不调音直接弹,练的曲子全是“跑调版”。长期在音不准的环境下练习,耳朵会逐渐失去对音高的敏感度,等以后想纠正时,反而要花更多时间重新训练听音能力。建议每次弹琴前用调音器检查,养成“不调音不弹琴”的习惯。


三、只练曲子,不练基本功

有人学吉他只盯着喜欢的曲子练,遇到难的和弦或技巧就跳过,结果曲子永远弹不完整。吉他学习像盖楼,基本功(如爬格子、和弦转换、节奏训练)是地基,曲子是上层建筑。如果地基不稳,楼盖得越高越容易塌。比如,和弦转换不熟练,弹歌时就会卡顿;节奏感差,再复杂的曲子也弹不出味道。每天花10分钟练基本功,比盲目练曲子更有效。



四、忽略节奏,弹成“乱炖”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但很多人练琴时只关注手指动作,完全忽略节拍器。结果弹出来的曲子要么快慢不一,要么像“赶火车”。比如,扫弦时如果节奏不稳,原本欢快的曲子会变得拖沓;指弹时如果拍子不准,再复杂的技巧也显得凌乱。建议从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开始,用节拍器辅助练习,逐渐培养稳定的节奏感。



五、练习断续,效率归零


有人练琴靠“心情”,今天练两小时,明天歇三天,结果每次重新拿起吉他都要花时间找感觉。吉他是肌肉记忆的运动,需要持续刺激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如果练习断断续续,手指会“忘记”正确的发力方式,和弦转换、速度提升都会变慢。建议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哪怕只有20分钟,也比一周突击一次更有效。


六、不记谱子,依赖“看弹”

很多人练琴时盯着谱子或视频,手指跟着机械地动,却从不记谱子。结果离开谱子就完全不会弹,更谈不上即兴演奏。记谱子是培养乐感的关键,它能让你理解曲子的结构、和弦走向,甚至自己改编。比如,记住一首歌的和弦进行后,你可以尝试换不同的节奏型或指法,让演奏更个性化。建议从简单的段落开始,逐步减少对谱子的依赖。


七、设备乱选,进步受阻

有人为了省钱,买一把音准差、手感硬的烧火棍吉他,结果弹久了手指疼,兴趣也慢慢消磨。还有人盲目追求高端设备,却忽略了自身水平。其实,初学者选一把音准稳定、弦距适中、手感舒适的吉他更重要。另外,拨片、变调夹等配件的选择也会影响练习效果。比如,过厚的拨片适合弹奏金属乐,但初学者用可能控制不好力度;变调夹位置不对,会导致和弦音高异常。



学吉他是一场持久战,坏习惯就像路上的坑,看似不大,却能让你摔得鼻青脸肿。改正这些习惯不需要多高的天赋,只需要多一点耐心和自律。从今天开始,检查自己的练习方式,把那些“隐形杀手”一个个踢出局。


玩吉他真正的进步不是靠“突击”,而是靠每天一点点的正确积累。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