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弹吉他,半小时后就不知道弹啥了?这3个问题你肯定中招了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5/9/15 10:14:34

很多人学吉他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刚拿起琴兴致勃勃弹半小时,突然就不知道该弹什么了。手指在弦上乱晃,脑子却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不是天赋问题,也不是琴不好,而是练习方法出了漏洞。


一、曲目储备量太少,翻来覆去就那几首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会弹的曲子太少。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学完一首曲子就急着换下一首,但每首都只练到“能弹”的程度,没真正吃透。比如学《小星星》时,可能只记住了主旋律,但变调、节奏变化、指法优化这些细节都没深入。等想弹点别的,发现除了《小星星》和《生日快乐》,脑子里一片空白。


解决方法:

每周固定学1-2首新曲子,但别贪多。每首曲子要练到三个程度:


能闭着眼睛弹完整;

能跟着原曲速度弹;

能自己改编节奏或指法(比如把扫弦改成分解和弦)。

这样积累下来,半小时内能调用的曲子至少有10首以上,卡壳的概率自然降低。


二、练习模式太单一,只会“照谱弹”


很多人练琴的模式是:打开谱子→跟着弹→卡住了→看谱→继续弹。这种“照谱弹”的方式看似高效,实则让大脑偷懒了。长期这样,离开谱子就弹不出东西,因为手指和脑子都没形成“肌肉记忆”。比如你练了半个月的《平凡之路》,谱子背得滚瓜烂熟,但突然有人让你即兴弹一段,立马傻眼——因为你从来没训练过“脱离谱子”的能力。


解决方法:

每天留10分钟做“无谱练习”:


选一个和弦进行(比如C-G-Am-F),用不同的节奏型扫弦或分解;

随便弹一段旋律,试着用其他调弹出来(比如把C调的旋律换成G调);

听一首没弹过的歌,试着用吉他摸出它的和弦走向。

这些练习能逼着大脑主动思考,而不是依赖谱子。


三、没建立“曲库分类”,想弹时找不到方向

即使会弹几十首曲子,如果没分类,半小时内也很难快速找到想弹的。比如你想弹点轻松的,却翻出一首指弹难曲;想练练节奏,却选了首慢情歌。这种“乱翻谱子”的状态最耗时间,也最容易让人放弃。


解决方法:

给曲子打标签,建立自己的“曲库系统”:


按难度分:入门、进阶、高阶;

按类型分:流行、摇滚、民谣、指弹;

按心情分:欢快、抒情、励志;

按技巧分:扫弦、分解、击钩弦、点弦。

每次练琴前,先确定目标(比如“今天想练扫弦”),然后从对应分类里选曲子。这样既能高效练习,又能避免“不知道弹什么”的尴尬。


四、忽视“即兴能力”,弹琴变成“完成任务”


很多人学吉他的目标是“能弹完整首歌”,但真正能让人持续弹下去的动力是“能随时玩音乐”。比如和朋友聚会时,有人哼个旋律,你能马上用吉他配和弦;或者听到一首歌,能快速摸出它的和弦走向。这种“即兴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日常小练习培养的。如果只练固定曲子,不碰即兴,半小时后卡壳是必然的。


解决方法:

每天花5分钟做“即兴小游戏”:


随机按一个和弦(比如Em),然后围着它编一段旋律;

用手机录一段鼓点节奏,试着用吉他跟着弹;

翻出以前学的曲子,试着改几个小节(比如把主歌的和弦换成别的)。

这些练习不需要多复杂,重点是让手指和脑子“动起来”,而不是“完成任务”。


半小时就卡壳,本质上是把弹吉他当成了“填任务”——今天必须练够1小时,必须学会这首曲子。但吉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能让人随时玩音乐。




下次再遇到卡壳,别急着烦躁,试试换个思路:不弹曲子,就随便拨弄弦;不听谱子,就跟着感觉扫;不追求完美,就享受“乱弹”的乐趣。当你把吉他当成“玩具”而不是“任务”,半小时根本不够玩。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