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连载6】何塞·拉米列斯《关于吉他的那些事》:湿度与干燥度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5/9/4 14:48:26

湿度与干燥度


在吉他可能面临的重大威胁中,除了被卡车碾压之外,最主要的便是由潮湿到干燥或由干燥到潮湿的气候突变,尤其是当这些变化发生得十分迅速时。我们必须牢记,所有木材都具有吸湿性,因此会吸收或释放水分(即湿度),其吸收或释放的比例与所接触空气的湿度比例基本一致。


若环境湿度较高,吉他木材会发生膨胀并出现变形,这种情况在指板上尤为明显,进而导致弦距降低(琴弦与品丝之间的距离缩短),还可能出现琴弦嗡嗡作响的杂音。同时,受潮会使粘合部位变软,可能导致部件脱胶;最终,由于木材吸水饱和后振动受阻,吉他的音质会大幅下降。


海边、浴室、厨房,以及有河流流经且降雨频繁的林区,均属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即便在高温天气下也是如此 —— 因为只要有水分持续蒸发补充,高温并不能降低湿度。有些人认为炎热地区湿度不会很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通常,严寒地区更可能出现严重干燥的情况;当然,具体环境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这一规律在多数情况下是成立的。


湿度过高的判断方法

判断吉他是否受潮过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即观察品丝。由于金属材质的尺寸不受湿度变化影响,当湿度过高时,品丝会显得 “变短”—— 其两端会比平时更向指板内侧凹陷,而非贴近指板边缘,导致品丝嵌入槽的开口处暴露在外。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指板吸收水分后宽度发生了膨胀。


对于制作精良的指板,即便吉他内部湿度较高,这种变化也几乎难以用肉眼察觉,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技巧检测:用尖锐物品(甚至只需指甲)轻探品丝槽的开口处,检查品丝是否会左右晃动。


而当环境过度干燥时,情况则恰好相反:指板因失水收缩,品丝两端会向外突出。这些突出的品丝可能会让人在触碰时感到不适,但只要小心地顺着品丝嵌入的方向用金属锉刀打磨,就能轻松修正。若打磨方向相反,则可能导致品丝松动脱落。虽然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尝试这项操作,但更建议将其交给专业人士处理。此外还需注意,若品丝突出过多,很容易勾到衣物等物品,进而导致品丝脱落。


琴箱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琴箱固然能为吉他提供保护,但使用时需格外留意 —— 琴箱内容易积聚湿气。人们常习惯将吉他长时间(有时甚至数年)存放在琴箱中,当再次取出时,吉他可能已处于严重受损的状态。


因此,建议定期为琴箱和吉他通风(例如每月一次),具体频率需根据吉他 “所处” 的气候环境调整:环境湿度越高,所需的通风次数就越多。


很多人会在琴箱内用丝绸布或方巾包裹吉他,其中丝绸是最佳选择,应避免使用易吸潮或保水的材质。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吉他爱好者对自己的吉他珍爱有加,特意定制了昂贵的真皮麂皮琴套,结果却很快因麂皮吸潮而损坏了吉他。


受潮吉他的修复方法

修复轻度至中度受潮的吉他并不复杂,只需将其放置在更干燥的环境中即可,但务必注意让湿度变化逐步发生,切勿骤变 —— 例如,不要将吉他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也不要放在壁炉前烘烤。若确实需要借助热源干燥,每天最多只能放置 3-4 分钟。


木材需要足够的时间慢慢收缩,无论木材的陈化年限多久,过快的水分蒸发都可能导致木材开裂,因此必须避免环境骤变。理想的修复方式是使用控温干燥箱,所有乐器制作师或维修师若想被认可为专业从业者,都应配备此类设备。


吉他的理想储存环境

吉他(尤其是高品质吉他)的理想储存位置是不常使用的展示柜,且展示柜最好为木质材质。展示柜的背板也应为木质,且内侧需铺设丝绒 —— 这样能使吉他与墙面保持足够距离,避免受潮(墙面通常容易吸附湿气)。


我见过许多案例:吉他因直接悬挂在墙上而损坏至无法修复,其主人往往感到震惊不已。这种储存方式在农村地区曾十分常见,所幸如今已逐渐减少。


将吉他存放在展示柜中,至少能对环境进行一定控制;若同时配备一个调节得当的湿度计,确保环境相对湿度维持在 50%-60%,吉他就能保持稳定状态。


吉他的制作(至少理论上应如此)通常会在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推荐的环境中进行,即相对湿度 50%-60% 的环境。若湿度低于此范围,吉他可能出现开裂、弦距变硬(琴弦难以按压)的风险;若湿度高于此范围,则会出现前文提及的种种问题。


湿度影响音质的实例

曾有一位吉他主人找到我,他的吉他音质极佳,深受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推崇,但当时他却满心悲痛地告诉我,吉他的音质变差了。我立刻判断出是湿气渗入了吉他内部,但他坚称自己一直将吉他存放在干燥处 —— 显然这与事实不符。


于是,我像侦探一样向他提问,试图找出真相:“您度假时是否带吉他去过海边?”“您家是否遭遇过洪水?” 最终,他提到音质变差是在搬新家后开始的,但仍坚持现在的家比以前更干燥。


我继续追问,终于发现了问题:他选择的吉他储存位置紧邻浴室门。日复一日,淋浴产生的大量蒸汽被吉他 “吸收”,最终导致了音质恶化。


湿度对指板的影响及弦距调整

湿度对指板的影响之一是:指板受潮膨胀时会对品丝产生压力,并可能向后弯曲。这会改变品丝背面本应有的轻微弧度,导致弦距降低(琴弦与品丝间距缩小),进而引发琴弦杂音。


对于古典演奏级吉他,标准弦距应为:在吉他调音准确的状态下,第六弦(最粗弦)在第十二品品丝背面与琴弦下端的距离为 4.5 毫米,第一弦(最细弦)为 3 毫米。


若弦距降低,可采取临时补救措施:在琴桥鞍(琴桥上固定琴弦的小部件)下方垫 1-2 片极薄的木片(厚度仅需零点几毫米),直至弦距恢复到理想状态。但需注意,当吉他水分蒸发、湿度恢复正常后,必须移除这些木片 —— 否则弦距可能会过高,影响演奏。


更换琴桥鞍时需格外小心,确保其位置与原先完全一致。不建议使用纸张或硬纸板替代木片进行垫衬操作。


干燥对吉他的危害

当湿度计显示相对湿度低于 50% 时,干燥环境可能对吉他造成最严重的损害,甚至威胁到吉他的整体结构。尽管潮湿环境需要警惕,但干燥(尤其是极度干燥)更需重点防范。


吉他受潮后的损伤相对容易修复,但干燥造成的损伤却令人避之不及 —— 干燥极易导致木材开裂,即便由专业人士修复,裂纹也会留下难看的痕迹。不过幸运的是,若裂纹数量不多,即便不修复,通常也不会影响音质。


无论木材陈化年限多久(即便已有数百年历史),都无法摆脱开裂风险,因为木材的吸湿性和释湿性永远不会消失。不同木材的易开裂部位有所不同:对于用老木材制作的旧吉他,若其易开裂部位已出现过裂纹,那么新裂纹出现的概率会相对较低;反之,即便新吉他使用了老木材,或使用了陈化良好的较新木材,也无法完全避免干燥开裂的风险。


吉他易因干燥开裂的原因

吉他在制作过程中,侧板、背板的边缘会被镶边条和相应的加固结构牢牢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木材随湿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能力。


这些木材在被加工成吉他部件之前,处于天然状态时抗裂性更强 —— 因为木材的开放边缘能自行调节,抵消因干燥收缩可能产生的应力。但当这些木材被固定成吉他部件后,若受潮膨胀,会被边缘的固定结构挤压;之后若遭遇极度干燥,木材来不及通过收缩抵消之前的挤压应力,只能不断消耗边缘结构有限的弹性,最终导致开裂。有时,这种裂纹产生时会发出类似小爆炸的声响。裂纹的宽度和长度(即整个裂纹区域),恰好与木材蒸发的水分量成正比。


弦乐器与吉他的抗裂性对比

提琴类弦乐器(弓弦乐器)在应对此类损伤时更具 “抵抗力”:它们的面板和背板(尤其是侧板)采用对接粘合的方式,没有镶边条固定。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所有情况下),面板或背板会先与侧板脱胶,而非直接开裂。


相比之下,吉他在 “毛细作用” 这一强大自然力量面前更为脆弱。但吉他就是这样一种乐器,我们必须接受它的这一特性。


极度干燥的环境实例

湿度极低或极度干燥的环境包括沙漠、远离海洋的高原等。但真正危险且可怕的干燥环境,其实是配备强供暖或强空调系统、却无湿度控制的房屋或房间。


一想到寒冷地区的酒店,我就感到无比担忧:一间密闭的空房若闲置数天,室内最后一丝湿气都会被蒸发殆尽。将吉他存放在这样的环境中,无异于将其推向 “绝境”。


塞戈维亚(注:20 世纪伟大的古典吉他演奏家)曾告诉我,他在巡演期间入住这类酒店时,进入房间后的第一件事(甚至在打开行李之前),就是大开窗户,让室外的湿气进入室内 —— 以此避免吉他受损或彻底报废。


我还想起一位弗拉门戈吉他手朋友的经历:他在冬天前往纽约履约,为防万一,带上了两把最心爱的吉他。抵达后,他因旅途疲惫立刻入睡;醒来后想练习时,打开第一把吉他的琴箱,发现侧板已完全纵向开裂。他本以为幸好带了另一把,可当他取出第二把时,发现其损伤完全相同。后来他在纽约紧急寻找弗拉门戈吉他的经历,简直可以写成一本书。


再举一个例子:芬兰一位珍贵乐器收藏家拥有一把昂贵的 “百年”吉他,他将吉他寄给我维修时,附带了一封满是惋惜的信。信中写道,冬季室外温度低至零下 40 摄氏度,他家安装了强效供暖系统,同时配备了优质加湿器以保护乐器。但有一次加湿器出现故障,维修花了三四天时间,期间只有供暖系统在运行 —— 仅仅几天,他收藏的所有木质乐器都遭受了严重损坏。那把 “百年” 吉他的背板因纵向开裂,不得不整个更换;弦轴上的象牙旋钮也因干燥开裂,同样需要更换。他还在信中惋惜地提到,一架珍贵钢琴的音板也出现了巨大裂纹,其他乐器也有类似损伤。


其实,这场灾难本可以避免(至少可减轻):若他当时在乐器旁放置一个装水的容器,水分蒸发就能缓解强供暖造成的极度干燥。


为何不在低湿度环境中制作吉他?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干燥如此危险,为何不选择在相对湿度 20%-30%(极低湿度)的环境中制作吉他?这样吉他不就能适应干燥环境了吗?


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毫无用处,甚至会带来更大危害 —— 因为吉他会更快出现受潮相关的问题。即便在低湿度环境中制作,当吉他处于多雨等湿度较高的环境(尤其是相对湿度达到 80%)时,木材仍会吸水饱和;而当环境湿度降至 20%-30% 时,开裂风险依然会出现。


吉他内部是否需要上漆?

由于清漆能有效抵御湿气,有人可能会认为给吉他内部也上漆是个好主意。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可取:吉他似乎 “不允许” 自己失去开裂的可能性(注:此处指木材需保留一定的湿度调节空间),且内部上漆会严重影响音质。


吉他的侧板和背板内侧可轻微上漆,对音质的影响较小;但面板(共鸣板)内侧绝不能上漆,哪怕是极薄的一层也不行。


对吉他养护的总结与建议

我知道,上述关于吉他养护的内容,可能会让那些被吉他这一美妙乐器吸引的人感到些许沮丧。但我特意夸大了风险,只为让大家重视吉他应有的养护 —— 这些养护其实非常简单,却能让吉他 “受益”。


我并非想让大家觉得,拥有一把吉他就像照顾一个小孩。吉他固然脆弱娇嫩(相较于其尺寸,制作吉他的木材非常薄),且品质越高的吉他,这一特性越明显,但实际养护问题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可怕。


首先,裂纹并非致命问题:通常情况下,裂纹不会影响音质,但仍建议及时将吉他交给专业维修师处理,不宜拖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裂纹出现在面板(共鸣板)的琴桥附近,琴弦的张力可能导致裂纹处变形 —— 此时应立即松开琴弦,并尽快修复裂纹。


其次,若吉他清漆受损,最佳做法是在原有清漆基础上再涂一层新清漆。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通过刮除旧漆、刨平木材后重新上漆 —— 因为刮除旧漆时会损耗部分木材,可能破坏吉他制作时精心设计的木材厚度平衡,进而导致音质下降。


最后,航空旅行时的注意事项:若吉他需存放在货舱(通常为非增压环境),必须将琴弦完全松开 —— 这样既能避免高空低气压对吉他的影响,也能防止琴弦(约 70 公斤)的张力加剧装卸过程中琴箱和吉他因暴力搬运可能受到的损伤。


顺便一提,琴箱虽能抵御轻微碰撞,但也可能带来严重风险:若琴箱受到强力撞击,内部的吉他可能会被撞坏甚至粉碎。因此,建议选择空间足够大的琴箱,让吉他在内部能轻微活动 —— 这样至少能部分减轻此类撞击造成的损伤。


至此,关于吉他湿度与干燥度养护的内容,我已尽数说明。最后,我想分享自己对吉他的一点个人感受(或许这只是从业者的特有情怀):当我身处潮湿或极度干燥的环境时,内心会感到强烈的不安,这种不安远胜于环境带来的身体不适 —— 因为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吉他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承受多大的痛苦。


正如诗句所写:“痛苦与欢乐的共鸣箱,回荡着神圣竖琴的余音,拥有女子般的腰肢与曲线……”—— 吉他本应如此被珍视与呵护。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