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在没有流量的年代,她靠实力横扫东亚,唱出了永远不会过时的歌声!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5/8/14 21:42:07

前段时间单依纯在歌手节目里演唱了一首《君》致敬邓丽君,这首歌取材自邓丽君的十六首经典作品,由常石磊负责编曲和创意设计,团队还自费百万拿下版权。最终单依纯在该期歌手节目中拿到了冠军的名次。


电影《甜蜜蜜》里也有这样一个桥段:饰演黎小军的黎明,在除夕夜的晚上和饰演李翘的张曼玉,来到了市场贩卖邓丽君的磁带。


结果,两人不仅磁带滞销赚不到钱,还引发了电影后续的一系列剧情。



电影上映于1996年,也是一代歌后邓丽君逝世第二年。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就像电影里黎小军和李翘一样,听着邓丽君的歌长大,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沐浴着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时代。


而邓丽君,就是那个时代无法绕过的名字。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可不止是当初的1979,甚至如今的2023年,邓丽君还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是邓丽君逝世28周年的纪念日。许多年来,人们仍在用不同的方式怀念邓丽君,仿佛她并未走远。




而她相隔几十年,没想到又以“人设崩塌”的方式重回大众视野。


大陆歌迷印象中那名甜美、温婉、典雅的女子实则竟然如此古灵精怪。




唱《阿里山的姑娘》,明明是“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到了邓丽君嘴里却变成了“阿里山的姑娘没有一个漂亮,只有我邓丽君最漂亮。”



演唱会各种搭讪长得好看的小哥哥,借着演出问人家几岁,家住哪里,有无恋爱,仿佛走错片场的大龄相亲女。



在综艺节目里“自卖自夸”,抛梗玩梗节奏带得飞起。多亏当时的村里没通网,不然邓丽君怕是要走谐星路线了。



别以为邓丽君只会唱甜歌,一头卷发,buling☆buling☆的服装,踩着舞步唱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也是游刃有余。



思想前卫的邓丽君还曾与林青霞一起在法国裸泳,在碧海蓝天下“爱怎么游怎么游”。


 

如今提及邓丽君,脑海里依然浮现出《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在42年的短暂生命里,邓丽君一共发行了185张专辑,唱过3000余首歌曲。



听过她歌声的人,只要再次听见前奏响起,就知道,是她。



她仿佛永远屹立在七八十年代,隔着悠长的时光,依然能瞥见那道温婉典雅的身影。

 

1966年,台湾文娱产业已经起步,金马奖唱片公司举办歌唱比赛,13岁的邓丽君以一首《采红菱》拔得头筹,获得冠军。



这样说起来,邓丽君应该算是早期的“选秀歌手”。



比赛之后,演出机会接踵而至。如今而言,兼顾学习与演艺事业的明星不计其数。


但在当时,娱乐圈显然还不具备如此大的“魅力”。邓丽君频繁外出参加演出让学校老师颇有微词。



青少年时期的邓丽君



学习还是唱歌?



如今,进入娱乐圈=钱途无量。



但是当时的娱乐圈还未具备如此“崇高”的地位,不过年轻的邓丽君还是做出了自己选择。



1967年,邓丽君休学,并推出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



接下来的4年时间,邓丽君推出了20张专辑。


巡回演唱会开至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整个东南亚,都飘荡着邓丽君的歌声。




在当时,日本才是亚洲音乐的高地。为了真的走向世界,1973年,邓丽君决定要与日本唱片公司宝丽多签约赴日发展。



而去日本,就意味着要暂时放下已经占领的东南亚市场,以一个新人的身份在日本重新开始。



事实证明,这一步确实没有走错。1974年,邓丽君发行日语单曲《空港》,总销量70多万张,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


她的歌声影响了一代日本人。2016年,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比海更深》上映,其标题的灵感就来源于邓丽君的歌曲。



在80年代,邓丽君的歌曲几乎霸榜日本全国卡拉OK歌曲点播榜,唱片销量甚至突破200万张。美国、英国、法国均能听到邓丽君的歌声。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


她所获得的荣誉,若细数,加起来比本文全文还要长。



她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巨星,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未来不可能会有第二位歌手能达到她的高度。



1995年,邓丽君去世,国民党总统特颁“艺苑扬芬”挽额,灵柩盖国民党军旗、党旗。再也没有一个艺人能承受如此殊荣。



在她过世之后,日本几乎每年都有为祭奠她而举办的演出。


在她逝世22周年时,日本还利用全息投影将她“复活”。


不过有网友分析称,很多迹象都表明这并不是真的全息投影,而是后期P上去的,现场观众只是对着空气表演罢了。


不够即使是假的,也足以见得日本人对于邓丽君的迷恋。



邓丽君风靡亚洲的时候,中国还不够强大。弱国走出去的歌手却能在众多发达国家里夺得一席之位,究其根本,脱离其自身不开实力。



邓丽君的歌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甜”。


细品之下,即使不飙高音,不唱低音,声音里的绵柔雅致,圆润婉约就足以让人寻味,轻柔、曼妙、缠绵、直触心灵。



歌手林志炫曾说:


“她有非常稳定的气息,你几乎找不到她换气的点在哪里,那是柔中带刚的一种劲道,这是最难也是最值得推崇的,到现在始终没有人能达到她那样的水平。”


余秋雨说:


“邓丽君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这不只是说邓丽君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在邓丽君的歌声中,也确实藏着中国传统文化。



邓丽君从小学习民歌唱法,还曾获得过黄梅调歌唱比赛的冠军。



连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都对她的唱腔赞不绝口:


“把邓丽君的吐字、行腔拿到我们这个京剧的标准来看,它也是对的,这点和很多歌手是不一样的。她的气特别匀,音色统一,情感完整。”



“邓丽君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背影,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的台湾,是一个由禁忌到渐次开放的大陆。”



她带着中国文化踏遍欧美,在国外的演唱会上,她总是要穿上旗袍,唱一首中文歌,这是为了让别人知道:邓丽君是中国人。


但终其一生,邓丽君从未来过大陆。即使在她人气最鼎盛的那些年,她的歌声在大陆也是见不得光的。



改革开放后,邓丽君的歌声传入大陆时,大概是刚脱离苦海,使用这一抹甜格外抚慰人心。人们刚从人间大道里喘了一口气,听见了那温婉的歌声,便偷偷瞧见了自己的七情六欲。



那个年代的大陆正值思想解放之际,邓丽君的歌“前卫大胆”撩拨着人们紧张的神经。



1982年,《人民音乐》编辑部出版了《如何鉴别黄色歌曲》。邓丽君的歌曲也因此被官方定性为“靡靡之音”,一度禁播。


那时候,如果家里如果有她的影像作品是会被居委会没收的。


即使被官方所斥,仍挡不住大众如潮水般的喜爱。



七八十年代的人,一定还记得躲在房间里悄悄听《何日君再来》的日子。


她的歌曲不只是闲暇时光里的消遣,更像是思想解放的号角。



崔健曾说:“我个人觉得邓丽君是代表一种自由创作的声音,流行音乐开始真正是一种来自非政治性的、非传统的自由创造。”



天后王菲不止一次表示,邓丽君是她音乐启蒙的老师。在王菲的早期作品里,我们也可以看见邓丽君的影子。


王菲还有一张翻唱邓丽君歌曲的专辑《菲靡靡之音》,这名字似乎是在为邓丽君正名。




中国黄金一代的摇滚歌手们对邓丽君的歌声也是毫无抵抗力。



1995年,郑钧、臧天朔、唐朝乐队、黑豹乐队等众多摇滚明星们gon出了一张专辑:《告别的摇滚》。



专辑里均为邓丽君歌曲的翻唱,只为缅怀去世的邓丽君。





邓丽君被称为华语乐坛流行音乐的里程碑,这不无道理。



李宗盛说:“在演艺圈很多人是‘奇迹’,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


的确,邓丽君之后,再也没有,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人能统领两岸三地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审美。



邓丽君是那个时代永远的符号,是最鲜活的历史记录,她会永远留在世人的记忆里。


(本文图片视频皆来源于网络)


邓丽君的歌真的是KTV必点,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我们这一辈谁不会唱甜蜜蜜呢?不过确实想唱好邓丽君的歌还是有点难度的。如果你自己试着学唱歌,可以加入我们的声乐训练营,跟着王小狮老师学习更多声乐知识,练习正确的发声方式,拒绝扯嗓子唱歌!


点开下方,拿到文章专属优惠39元!

这套课程对声乐的基础知识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还配备了非常容易上手的针对性训练,另外还有一些风格化训练音频,可以在强化我们机能训练的同时,让我们对各种曲风的轻松拿捏。


对于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进行训练的同学,按着课程一步一步练习,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不出一个月,相信你不再是KTV果盘选手,而是跃升麦霸!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