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最有用的练琴好习惯
01|弹琴前,先热身,别忘了拉拉手
弹琴前简单地活动一下手腕、手指和手臂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常被忽略的环节。
就像运动员赛前要热身,钢琴学习也一样。
手指韧带的轻柔拉伸可以避免受伤,让手指更灵活,触键更有控制力。尤其是冬天,建议在练琴前先抱一会儿热水袋或搓搓手,让指尖暖和起来。
02|每天坚持弹一段哈农
哪怕只有10分钟,也要练一段哈农(Hanon)。
这就像语文每天读一篇课文,数学做几道口算题一样,是练基本功的“标配动作”。
每天坚持哈农,可以有效提升手指独立性、稳定性和速度感。对初学者尤其重要,一定不要忽视。
03|慢练是王道,不要一上来就“冲速度”
许多同学喜欢“一口气弹到底”,越快越好。
但请记住:越急越出错,越快越浮躁。
慢练,才能听清每一个音的音准、节奏、触键和指法。你越是肯“慢下来”,以后才越能“快得稳”。
04|第一遍就要把谱子看仔细
很多同学第一遍弹新曲子时只管把音弹对,忽略了谱子上的表情记号、强弱变化。
但其实,第一次弹的时候越认真,越容易建立正确的印象。从一开始就习惯尊重谱面,是对音乐本身的尊重,也是养成好习惯的第一步。
05|练琴时,请备好一支铅笔
练琴时随手标记——指法的调整、节奏的提示、难点的提醒……这支小小的铅笔,能让你的学习更高效。
请记得:一定要用铅笔!
因为音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标记都需要灵活修改。
06|把旧曲子拿出来复习,也是进步的一部分
学过的练习曲、音阶琶音、乐曲……不能学完就丢。反复复习,是巩固技术、深化理解的唯一途径。
每次复习,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也是对进步的最好见证。
07|分段练,重点揪错,比一遍弹到底更有效
许多同学练琴的方式是“从头弹到尾”,弹错也不停下来。但正确的做法是:分段练、单独纠错。
比如:先练右手,再练左手;难的地方单独拆出来;把一页乐谱拆成三小段慢练熟。
练琴是“雕刻式”的,哪里粗糙就打磨哪里,不要每次都一遍“冲刷”过去。
08|始终保持良好的手型,是基本功的关键
弹琴的“手型”不是表面功夫,而是扎实基本功的体现。好的手型能帮助你在快速弹奏时依然保持准确和控制力。
所以,不论慢弹、快弹,不论什么曲目,都要提醒自己:“我的手型对吗?我的手指有没有塌下去?手腕有没有紧张?”
不要等到录视频、参加演出才开始在意。日常练习才是根本。
写在最后:
弹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练琴习惯却能决定你能走多远。希望这八个小小的建议,能陪你走得更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