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明明很喜欢,为什么很多人弹着弹着就放弃了?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5/7/10 21:36:12

琴行仓库里那把断弦的吉他,琴颈上还贴着褪色的《晴天》谱子。每年有数万人抱着"三天速成"的幻想买琴,却在三个月内让乐器沦为衣柜装饰。当自学成为主流选择,四个关键问题正在吞噬学习者的耐心。



一、找不到正确的练习方式



新手常陷入"收藏即学会"的误区:手机存满教学视频,琴盒塞满教材,却从未系统梳理过学习路径。有人用弹民谣的方法练古典,有人把指弹曲目当儿歌练,更多人分不清基础训练与曲目练习的区别。某音乐平台数据显示,76%的自学吉他者会在前两周放弃爬格子练习,转而追求能快速出成果的流行歌曲。



二、无法坚持正确的练习方式



即使找到科学教程,枯燥的重复仍是最大敌人。专业乐手每天8小时的音阶训练,在自学者眼中变成"毫无意义的机械动作"。当F和弦按到手指发烫仍发不出声,当扫弦节奏始终混乱,缺乏即时成就感的练习很容易被游戏、短视频取代。某吉他论坛调查显示,83%的放弃者承认"看不到进步迹象"是主因。



三、得不到正确的练习反馈




独自练习时,90%的错误自己无法察觉:按弦位置偏差0.5厘米会导致音色发闷,节拍器快半拍可能养成错误节奏感。有位自学者曾连续三个月用错误指法弹《卡农》,直到参加线下交流才发现问题。更危险的是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同一技术问题,不同UP主给出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法,让学习者陷入选择瘫痪。



四、无法突破技术瓶颈



当基础和弦转换熟练后,横按、点弦、泛音等技术关卡会形成天然屏障。某音乐教育机构统计,65%的自学吉他在掌握10首完整曲目后遭遇瓶颈期,其中42%的人选择彻底放弃。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解决技术问题往往需要数倍时间,很多人最终认定自己"没有天赋"。



这四个问题像连环锁,每个环节的卡壳都会导致学习链断裂。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藏在细节里:用分阶段目标替代笼统的"学会吉他",用录音设备替代主观听觉判断,用技术拆解替代整曲硬啃。当练习变成可量化的进步轨迹,那些卡在琴盒里的吉他,才有机会重新发出悦耳的声音。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