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娜娜学琴3个月就赶超学四年的姐姐,果然天赋也很重要!
▼欧阳娜娜演讲《成为最好的自己》▼
练琴,是最重要的事
八岁的时候,我立志成为一位像马友友一样的大提琴演奏家,在神圣的音乐厅里面用音乐感染每一个人。
我是从六岁开始学琴的,所以特别能理解那些中途想要放弃逃跑的学生,因为练琴这件事情太不容易了。
刚开始练琴的时候,手指要不停地在指板上面摩擦,所以练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手指开始发红发肿,像火烧一样疼。但练琴这种事情是不能间断的,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直到第一层皮褪下去长出厚厚的茧子。
给你们看一下,其实我两只手是不同大小的,我的左手要比右手大那么一点点。因为在练琴的过程当中,左手要无限地撑开。
可能在别人眼里我的手不是那么好看,甚至有点丑。但对我而言,这是一双让我感到自豪的手,上面的每一个小小的茧子都是我用努力换来的小小勋章,我也是靠着这双手去完成我自己想要完成的梦想。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里是我小时候练琴的一张日程表。这个日程表是从中午十二点放学一直排到晚上睡觉。你们知道上面的“1、2、3、4、5、6、7、8、9、10”代表什么吗?
它代表的是某首曲子里面的某一段,我需要练十遍,每练完一遍就可以在那个数字上面打一个圈。
记得小时候我家琴房楼下就是公园,除了下雨天之外,每天会上演同样一个剧目。楼下小朋友就对上面喊说:“娜娜你练完琴了没有?”我就会说:“没练完,练完就下去!”过不了多久另外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说:“娜娜你琴到底练好了没有?”“还没练好,快了!”我头也不抬地就这么回答他们。
因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练琴,我印象里没有没完成计划就下楼玩的记录。
为了更接近我的目标,十二岁的时候,我考进了柯蒂斯音乐学院。它被称作为独奏家的摇篮,同时也是钢琴家郎朗的母校。当收到录取通知单的时候,我特别开心,非常兴奋,因为我觉得马友友就在不远的那个地方向我招手。
2016年暑假,我带着很沉重心情开启了巡演。在14天之内我走了九个城市,做了九场演出。
最后一场演出在东京,那一天我压力特别特别大。我一边练琴,眼泪就顺着眼角打到了琴板上,然后滑到了F孔里面。
我就问自己:娜娜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你有没有这个勇气继续走下去?
那一天我一路练琴,练到了白天,最后给了自己一个答案。我对自己说,你花了十年的时间,出了第一张专辑,才能拉自己想拉的曲子,那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十七岁那年,我在重庆结束了第一百场音乐会,这每一步是如何走过来的、是如何坚定不移地选择出发的,我都记在心里。
我知道拉琴肯定是一辈子会做的事情,但是可以不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