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资讯
位置:沈阳吉他老师 >> 新闻资讯 >> 吉他资讯 >> 浏览文章

为何学音乐一定要建立符号听觉?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发布时间:2022/1/21 15:12:02


学音乐一定要建立符号听觉


1、莫扎特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因素的美学分析丨以《第21号钢琴协奏曲》(K.467)为例;2、深入分析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3、格里格和他的钢琴协奏曲丨评李帕蒂、李赫特的演奏;4、傅聪丨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时,必须首先深入了解他的歌剧音乐;5、这部钢琴协奏曲体现了海顿音乐的独特美感丨聆听《D大调第十一钢琴协奏曲》


要将乐谱变为优美的音乐,或将音乐变成乐谱,是许多学习音乐的学生感到十分困难的事。在美育音乐教育于是许多人开始满足于跟琴、跟媒体学,将乐谱成为第二参照物,尤其是学习声乐的学生学习新曲目往往如此。


然而,这是只求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的错误方法。因为,模仿是人人都有的天生的自然听觉,若不提高到符号思维是很难提高音乐水平的。


有许多人的音乐模仿能力很强,听一两遍就可以唱得很像原曲,但不能符号化变成唱名或乐谱。凡是直接作用于听觉器官的刺激为“信号”刺激,以“信号”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就是“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这就是未经训练的自然听觉。


这些人是把音乐作为信号来听的,他能模仿简单的音程、旋律,对熟悉的音乐也能模仿或再认。因为他的感觉没有符号化,所以也不能被理论武装,对音乐的认识全是感性的。如对红色的感知若没有概念的外衣就不好储存,没有储存,不同的红色也不好区分。音乐也是如此,两个音的音程关系、整个音乐的调试、强弱关系、曲式都很难认知。


这对理解作家的用意、揣摩作家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释义,都会有重大的阻碍。


而经过视唱练耳训练的人,不但模仿得像而且可以变成唱名,这就是符号化的思维。用模仿学习音乐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这是一种照猫画虎口传心授,没有创造性、没有深刻的认识,更不能从理论层面加以反思。反思对视唱练耳的理论建设十分重要,也会解决一些人们的模糊认识。学习音乐不能只注意结果不注意过程,它们在音乐的释义、创造上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


人类发明了音乐的音高概念,是了不起的进步,有了“概念”就可以有对应的“文字”——乐谱,倘若没有唱名只有感觉,怎么把它记录下来呢?


乐谱改变了音乐学习的口传心授和传播方式。


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必须和只能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世界的本质、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解释,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对世界的占有。概念是人在思想中构筑经验世界的方式,也是社会遗传方式,音乐也是如此。


乐谱类似于第二信号系统,人们看到乐谱就如同听到音乐,听到音乐就如同看到乐谱。听觉的表象不仅超越特定时间与空间,而且以其文化内涵再现、照亮映象,由照亮的映象构成的音乐才是有个性的,是创造的最美的音乐,不是复制,这样的音乐才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和无尽遐想。


自然听觉与符号听觉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天生的,后者是后天训练的,我们主张学习音乐的人要有符号听觉,但两种听觉各有千秋,各有优缺点。所以不能有了符号化思维而放弃自然听觉的发展。如一些符号化特强的人,在学习民间音乐时就显得十分笨拙,细小的音准、韵味学不像。符号是二级过程,而不是原初的过程,当主体从凝神专注中回到认知,音乐已经变形,符号思维容易丧失直觉体验,因此符号是阻碍体验的因素。


所以学习音乐的人二者都需要提高发展,不能偏废。



返回刘巍吉他教室首页>>


文章评论:

 本文共有0条评论
相关推荐:沈阳吉他老师 | 沈阳学吉 他 | 沈阳吉他培训班

  • 手 机:13940426838 邮 箱:147497309@qq.com
  • 地 址:沈河区铁岭路府北社区116-1号楼411室
  • (市人大南50米、市政府北侧、沈阳市人才市场西侧50米)
  • 2012-2018 © 版权所有:沈阳刘巍古典吉他教室 网站地图
  • 设计维护:暮云坊 辽ICP备12007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