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乐理?为了让我们少走弯路!
下面的聊天记录,相信会令很多音乐老师头痛!
一些家长会有这样的误区:反正我们家孩子也不考级,学乐理没用,还浪费钱!其实这是狭隘的想法。乐理对于孩子的音乐之路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各种乐器的学习,乐理都是起到推动的作用,加快孩子的学习进度,加强孩子的理解能力,所以学乐理不仅不费钱,甚至还能帮您“省钱”。
许多学音乐的孩子,无论是学声乐还是器乐,都喜欢直接学习作品,而说到学乐理,却是一万个不情愿。而琴童对于乐理学科的排斥,不外乎以下三点原因:
1、真把乐理当成严肃的理论来学习,没有结合实际演唱、演奏,深感无趣;
2、没有建立好基本的系统骨架,杂乱无章的进行学习,必然枯燥;
3、认为“会弹会唱就行了,学乐理没用”。
有人说,研究理论的目的是要突破理论,从而发展出更多可能性。学乐理亦是如此。理论是一种将事物条理化、规则化、系统化的概念。无论在各行各业,这样将知识归纳总结成理论体系的做法,只是为了方便传授知识。
与其说乐理是一种理论,倒不如把它理解成一种规则。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了解游戏规则,那认识它、学习它、研究它将会更加事半功倍。
乐理是为了让我们少走弯路
在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其规则,才能少走弯路,使效率最大化。而音乐的基本规则可以总结为两点:
1、音要准:弹什么音,唱什么音,都要准确无误;
2、节拍要对:什么样的节奏应该怎样进行,每一个拍值都要在正确的时间点出现。
而这两条说白了,就是“不走音,不跑拍”。
整个音乐理论系统虽然庞大,发展复杂,但回到最基本的就是在解决“音”和“节奏”等问题。
无论在学哪部分乐理,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二是怎么用。
比如:为什么一些圣咏作品中的和声都是四度、五度和八度,这是因为四度和五度是协和音程,而一度和八度是完全协和音程。纯洁、和谐的圣咏一定要使用完全协和的和声来表现......
每学到一种知识,都能将其与自己正在练习的作品相结合,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每上一次课就等于增加了一把武器,帮助自己更有效率的理解作品,知识就会非常鲜活,琴童也不会觉得枯燥了。
学乐理前先建构知识骨架
理论知识经常会一不小心就扩散很多,如果所学的书本内容繁杂,那就很容易看不懂。所以在基本的内容上一定要先弄清楚。比如,了解了什么是乐音体系,什么是音名、唱名,什么是音阶,才能为今后学习音程、和弦和调式打好基础。只有打好基础,今后的学习中,才会明白所学内容是哪方面知识的延伸。
现在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也很容易学到更多东西,但只有建构好几本的知识骨架,才能够吸收更多的内容。
学乐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乐理是音乐创作者的语言,我们要演唱、演奏创作者的作品,可是却连他们的语言都不懂,又怎么能完美的表现好作品的内容呢?
乐理对于作曲家来说,就相当于文字对于作家的重要性,我们想阅读一本著作,如果不认识字,不懂字词句子的基本组成,又怎么能读懂它的内容呢?所以,只有学会了作曲家的语言,我们才能明白他们的作品在表达什么,也才能更准确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
乐理是推开音乐之门的第一把钥匙,想要音乐之路走的更长久,乐理学科的学习一定要提起重视!如果您也赞同文章中的观点,就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吧!把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乐理的重要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