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浩:《吉他之友》创始人 | 中国吉他人物志(26)
吴志浩(1934.12.11-2005.4.18),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杰出的吉他社会活动家,资深吉他音乐编辑,《吉他之友》创始人、执行编委。1934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自幼学过多种乐器。青年时期在部队从事音乐工作,并潜心钻研作曲。1979年转业到上海音乐出版社人音乐编辑。作品有《好同胞》《继承部队好传统》等400余首歌曲。1985年编辑出版了《青少年学吉他》一书;1986年7月组织了“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吉他培训班”。1987年5月参加了在珠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1988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吉他刊物——《吉他之友》,并担任该刊物主编。此刊物的出版无疑是世界吉他乐坛的一件大事。为了推动中国吉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1990年,在上海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他又发起组建了以“团结、友谊、交流、提高”为宗旨的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吴志浩先生生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7701号),上海吉他艺术协会党组负责人、常务理事,台湾中华吉他委员会顾问,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秘书长,中国珠海吉他研究会顾问以及全国各省市50多家吉他社团顾问等社会职务。(百度百科)
编织吉他摇篮的人
——记《吉他之友》创办者吴志浩
(殷飚 文,摘自《吉他之友》第54期)
1987年。珠海特区。我国第一届国际吉他艺术节。
这天,我和日本吉他大师福田进一及美国演奏家马丁正在2号楼研讨《彝族舞曲》的演奏问题,有一位身穿西服,手拿进口录音机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他作了自我介绍:“我是上海音乐出版社《音乐爱好者》的编辑吴志浩。”就这样我们交上了朋友。
1989年底,当他得知我正在编写中国风格的吉他曲时,非常高兴,他说:“ 西班牙古典吉他音色优美,和声也非常丰富。而我们的近邻日本,他们的古典吉他水平也很高,并且还有自己风格的曲目,如《樱花主题变奏曲》等。如今好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吉他曲了,《彝族舞曲》,我们应该向全国、全世界介绍和推广!
在吴老师的大力倡导和鼓励下,第二年我又改编了一首中国古曲《浔阳夜月》,并一举夺得了广东、香港、澳门吉他邀请赛古典组和匹克组双冠军。记得有一次,我随团赴京演讲,我的朋友艾静(歌星)拿了一本《音乐爱好者》给我,说里面有吴老师写我的一篇文章,这是他同殷惠麟教授合写的《琵琶吉他联姻谱写动人乐章》(发表于1987年10月《音乐爱好者》),我才知道,从第一次见面后,他就先知先觉地拉开了“吉他艺术民族化”的序幕。
90年代的第一个金秋时节, 中国第一本吉他专业丛书诞生了。上海音乐出版社编辑的《吉他之友》的名字迅速地传遍了祖国各地,成为吉他爱好者的必读丛书,为吉他爱好者带来了福音。
这套丛书的创办,标志着中国有了自己的吉他专业性的书,它是中国吉他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套丛书的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它集中了全国吉他精英。古典、民谣、匹克、电吉他、弗拉门哥等各种吉他类型应有尽有。特别是在推动中国风格的吉他曲,使之民族化,为中国吉他在世界吉他之林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吉他之友》的创办,吴志浩先生功不可没。正是凭若吴志浩先生丰富的音乐知识和编辑才华,以及他的倡导和努力,《吉他之友》汨渐深入人心。正因为有了《吉他之友》的问世,才将以往分散的各自为政的吉他爱好者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自《吉他之友》发行后,便不断地发展、充实和提高,受到了大家的赞誉。之后,吴志浩先生又倡议成立了《吉他之友》联谊会。当年参加联谊会的会员就达万人之多.遍及全国。各省、市也纷纷成立了吉他协会、学会及吉他研究会。至此,中国的吉他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吉他之友》联谊会成立不久,就主办了“华东六省一市吉他大赛”。当时经济不发达,吴老师就电告全国各省市吉他协会、吉他学校,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办好大赛。各地的吉他协会、吉他爱好者纷纷响应,踊跃参与,为了吉他事业的发展而齐心协力。当选手们来到上海乐出版社楼顶的《吉他之友》编辑部时,看到这里条件艰苦,夏天闷热、冬天寒冷,而《吉他之友》的编辑们却充满热情,忘我地工作,大家深受感动....
比赛期间,吴志浩先生忙得不可开交,白天要在编辑部里工作,下班后又要参加比赛的安排事宜。当他知道有些选手是回民时,又亲自安排上海的回民餐馆送餐给这些选手用餐。在比赛进行到后期,他得知有一位山东来的小选手王梦雅已进入决赛时,还特意买了一个大“公仔"给她,让这位小姑娘感到了温缓。几年后,王梦雅获得东京国际吉他大赛的冠军,而当时她只有13岁!
吴老先生为了我国吉他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忘我工作,他经常在办公室忙通宵,不仅组织了多次全国吉他比赛,还筹划举办了第一届威海吉他夏令营,三次组织策划召开全国吉他艺术民族化研讨会”,开辟“吉他艺术民族化”专栏,使几十篇有水平的“民族化”论文能与读者见面。为了推广中国风格吉他曲、便于广大吉他爱好者学习,他还策划出版了一本《中国风格吉他作品选》,组织出版了内容极其丰富、有实用价值的《吉他自学200问》等书刊。
为我国吉他事业发展和吉他艺术民族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时光流逝,年逾花甲的吴志浩先生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一直不遗余力地东奔西走,关心中国吉他事业的发展,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关心吉他艺术民族化,关心《吉他之友》的发展和完善。他为中国吉他走向世界而默默地奉献出他的全部光和热。作为《吉他之友》创办者,他的名字将同《吉他之友》一起,载入我国吉他艺术发展史册。
《吉他之友》丛书创刊、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成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吉他音乐在上海迅速发展,在社会上形成吉他热潮,从而引起了出版行业的关注。上海音乐出版社经过调研论证后,决定出版一本有关吉他音乐的期刊。于是,198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创办了全国第一本以吉他爱好者为读者对象的吉他艺术专业丛书——《吉他之友》。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为《吉他之友》题写刊头,期刊编委会组成包括——名誉顾问:贺绿汀;顾问:谭冰若、罗传开;主编:陈学娅;副主编:吴志浩、费维耀。其中吴志浩担任责任编辑,另有全国二十多位吉他名家担任编委。
《吉他之友》期刊为季刊,每年出版《春》《夏》《秋》《冬》四本,在全国发行。期刊的内容涉猎广泛,包含吉他演奏法与教学法、吉他乐谱及国内外吉他音讯等。《吉他之友》一经出版,即刻成为抢手货,每一期的全国发行量超过十二万册,顶峰时期每期发行三十余万册。期刊还特别开设了“读者来信有问必答”专栏,读者们的信件来自全国各地,多得像雪片一般,都是询问有关吉他演奏或教学方面的各种问题。在吉他相关资料十分匮乏的八十年代,《吉他之友》的全国发行正是为广大吉他爱好者雪中送炭。
通过与《吉他之友》读者的信件往来,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吉他爱好者在信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能够成立吉他爱好者的活动组织。于是,1989年10月,上海成立了以“团结、友谊、交流、提高”为宗旨的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该会的人数曾超过万人,会员遍及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的名誉会长为:贺绿汀;顾问:崔敏、陈志、谭冰若、罗传开;会长:陈学娅;副会长:萧黄;秘书长:吴志浩;副秘书长:马志敏、马伟民、费维耀。联谊会还在全国各地聘请吉他界杰出人才为理事。联谊会团结了全国的吉他演奏家、教师、爱好者。
《吉他之友》联谊会举办全国性的吉他大赛和夏令营
1991年12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主办,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承办的第一届全国会员古典吉他比赛举行。经过角逐,获奖者分别是一等奖:徐宝(现任四川音乐学院吉他专业副教授);二等奖:海萨尔·夏班拜(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副厅长);二等奖与少年优秀奖:王雅梦(后获第三十六届日本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成人公开赛第一名,现已成为旅美吉他演奏家);三等奖:高元利(现任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吉他专业教师)、李昌国(现任延边吉他协会会长)、陈华亮(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赛后,举行了获奖选手音乐会举行,徐宝演奏塔雷加的《大霍塔》,海萨尔·夏班拜演奏聂耳的《金蛇狂舞》,王雅梦演奏西北民歌《花儿与少年》等。此次比赛的奖品由南京通利乐器商店的王延林先生独家赞助,比赛公平公正,推出了一批吉他音乐人才。
1992年11月,聯谊会举办了首届华东六省一市“美声杯”吉他弹唱大赛,比赛规格较高,所有的参赛选手须演唱规定曲目。这一举措使参赛选手们了解歌曲音乐处理与读谱的重要性,并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演奏者的台风和以前相比变化明显,一改从前哗众取宠或以模仿来取悦观众的现象。进入前几名的选手中有不少开始唱自己的原创歌曲,参赛选手中大学生的数量也多了起来。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的廖志刚是苏州大学的学生,他演唱了原创歌曲《父亲的脸》。在比赛现场,他的歌声十分动人,评委与观众都为之动容,澳门教育司尊尼吉他学会会长区元浩、民谣弹唱名家刘天礼等评委老师们纷纷落下泪水。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吉他弹唱大赛通过众多音乐名家的指导与点评,让参赛选手与吉他爱好者重新认识了吉他的弹唱表演艺术,明白了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随性中还蕴含着许多学问。
1993年8月8日至14日,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山东威海迎来了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吉他爱好者、吉他名家及港澳地区的吉他界同仁。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吉他艺术夏令营,为期一周的吉他交流、比赛、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夏令营期间举行了吉他大赛,选手来自全国二十二个省市地区,上海吉他协会会长谭冰若,《吉他之友》联谊会会长陈学娅,吉他演奏家吴子彪、李质伟及澳门尊尼吉他学会会长区元浩、香港弗拉门戈吉他演奏家欧永财等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来自哈尔滨的选手刘波涛获得古典吉他独奏一等奖,石家庄选手张欣荣获民谣弹唱一等奖。虽然这次活动没有上海选手获奖,但是上海的组织者们积累了举办大规模吉他音乐活动的经验,展现了上海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
1995年11月4日,上海的绍兴路上、上海文艺出版社门外,拉起了一条“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吉他之友”横幅,格外引人注目。由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发起并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会员吉他大赛”,由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先生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大赛艺术顾问,《吉他之友》联谊会会长陈学娅任组委会主任,上海吉他协会会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谭冰若先生任大赛古典吉他评委会主任,联谊会副会长萧黄先生任大赛民谣吉他评委会主任,联谊会秘书长吴志浩先生任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来自全国二十六个省市地区的近百名吉他选手在上海崭露头角,选手们以各自特有的吉他风格和优势参赛,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胡建民(现任江西省新余学院艺术学院吉他专业教师、新余市吉他学会会长)和陈珊珊(现任澳门演艺学院吉他专业老师)分别获得古典吉他成人组和少儿组一等奖,邢迪获民谣吉他弹唱一等奖。本次吉他大赛得到了上海提琴厂与河北秦川文体乐器有限公司的支持。
颁奖典礼上,九十三岁高龄的贺绿汀先生前来祝贺大赛圆满成功,并亲自为古典吉他少儿组一等奖获得者陈珊珊颁奖,寄托了老一辈音乐家对中国吉他事业的关怀和希望。除了比赛之外,本次活动还召开了首届吉他民族化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吉他音乐家们共同翻开了吉他在中国民族化的新篇章。
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组织吉他艺术的国际交流活动
1990年11月29日与1992年6月14日,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与上海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先后邀请了日本吉他演奏家庄村清志和乌拉圭著名吉他演奏家爱德瓦尔多·费尔南多斯(Eduardo Fernandez)举办独奏音乐会和大师班,加深了中国与国际间的吉他艺术交流。
1994年12月10日,上海吉他协会与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共同接待了德国吉他演奏家哈奇·艾希曼(Hucky Eichelmann)访问上海。上海吉他协会秘书长闵元禔和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秘书长吴志浩、副秘书长马志敏以及秘书长助理朱学工等出席了这次交流活动。两会会员费文杰、任磊、钟晨等得到了艾希曼先生的指点。交流活动现场十分活跃,会员们学习国外专家的演奏技巧,其间艾希曼提出想要收集一些中国风格的吉他乐曲,闵元禔和马志敏随即向艾希曼赠送了自己编写的吉他书籍和乐谱,其中包含许多中国乐曲。艾希曼当即表示,回国后将把这些中国作品纳入自己的演奏曲目,向各国朋友介绍中国音乐与文化。通过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国音乐开始在世界各国传播。
1995年9月25日,由上海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承办的世界著名吉他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与谢家齐(Gerald Garcia)的古典吉他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这是约翰·威廉姆斯首次在上海演出,上海音乐厅一票难求,黄牛漫天要价。演出上半场是威廉姆斯与谢家齐的二重奏,开场是迈克尔·普雷托列斯和特洛·卡罗兰的四首早期巴洛克风格作品,两位演奏家配合得天衣无缝,奏到欢快处,两人相视而笑,心意相投。下半场是威廉姆斯的独奏,第一首乐曲是阿尔贝尼兹的《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随之威廉姆斯又演了巴里奥斯的《华尔兹》和《最后的颤音》。最后威廉姆斯与谢家齐合奏了四首改编自中国民歌的重奏小品,音乐会在大家的兴奋中结束。音乐会后,约翰·威廉姆斯与谢家齐的古典吉他讲座在虹口城举行。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吉他协会会长谭冰若先生主持,氣氛热烈,参加者向大师踊跃提问。
1996年3月15日,由上海音乐厅、北京音乐厅主办,上海音乐出版社及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协办的德国明斯特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古典吉他教授莱因贝特·埃伯斯(Reinbert Evers)吉他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活动增进了中国吉他界对德国吉他音乐文化的了解。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的成立
1993年至1995年期间,上海市对社会团体进行了调整。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处的政策要求上海吉他协会与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合并成一个协会。在民政局社团管理处的协调下,上海吉他协会与上海《吉他之友》联谊会双方的秘书长闵元禔和朱学工具体进行两会合并的各项工作。经过双方商议,最后确定:两个社团组织合并组成上海市吉他爱好者的群众文化团体——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于1996年5月正式宣布成立。协会的首届主席团有主席谭冰若,副主席陈学娅,秘书长闵元禔,办公室主任吴志浩,委员谭冰若、陈学娅、闵元禔、吴志浩、姚忠、徐炎、萧黄、马志敏、朱学工。主席团下设吉他艺术委员会、吉他之友联谊委员会。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继续推动全国吉他音乐的发展
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成立之后成功举办了多项吉他音乐活动。1996年10月,在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秘书长闵元禔的提议下,协会联系江苏昆山五联乐器厂高耀南董事长,得到了五联乐器厂的支持和资助。10月18日至20日,协会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BRAVO”杯吉他大赛。这是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成立后举办的首次活动,大赛由上海市吉他艺术协会、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上海大世界游乐中心、江苏昆山五联乐器厂联合主办,活动资金和奖品均由江苏昆山五联乐器厂“BRAVO”吉他赞助。通过三天的角逐,大赛获奖者揭晓:南京的王强、宁波的张露辉分别夺得古典吉他成人组和民谣吉他成人组一等奖,青岛的苏萌(现为旅美吉他演奏家)和广东的程敏滢分别夺得古典吉他少儿组和民谣吉他少儿组一等奖。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得到了全国各地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青岛选手苏萌的家长余英为此写了一篇名为《在激动中走向成熟——大赛有感》的文章,发表于《吉他之友联谊报》。活动再次展现了上海吉他界有条不紊的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