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音乐家协会简介
1951年4月,这对于吉林省音乐工作者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大家有了自己的组织——吉林音乐工作者协会。此后由于工作需要及指导关系发生了变化,协会更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吉林分会”,应该说,在协会成立初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导机构,一切工作还在摸索和建设中。1959年1月,协会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高叶为主席,张棣昌、徐辉才为副主席,任命刘哲芗为副秘书长。
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0年1月召开,主席高叶,副主席张棣昌、金震、金凤浩、朱广庆,秘书长许友滨。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1年4月召开,主席朱广庆,副主席王军、吴大明、王冠群、韩冈觉,秘书长王冠群(兼),推举雷振邦、尹升山为名誉主席。同年,由于省级人民团体划分归属地管理,经省民政厅重新登记,我会正式定名为吉林省音乐家协会。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5年12月召开,主席张式功,副主席田雨春、陈受谦、关承时、崔钦、徐新圃、权泰成、郭顺利,副秘书长宋斌廷、许民、徐泉,推举尹升山、朱广庆为名誉主席。
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1年9月召开,主席陈受谦,副主席尹爱青(女)、王英惠、王俊杰、冯伯阳、田雨春、刘毅、许民、张洪玉、李德武,秘书长许民(兼),推举尹升山、朱广庆、张式功、蓝军为名誉主席。
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7年7月召开,主席冯伯阳,副主席尹爱青(女)、王少君、王俊杰、田雨春、刘春梅(女)、刘毅、许民、张洪玉、林成进,秘书长许民(兼),推举尹升山、朱广庆、张式功、蓝军、陈受谦为名誉主席。
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12年3月召开,主席许民,副主席王少君、王俊杰、尹爱青(女)、田雨春、刘毅、刘春梅(女)、孙佳宾、杨柏森、张浩、张洪玉、林成进、柳永根,秘书长许民(兼),推举朱广庆、陈受谦、冯伯阳、安国敏为名誉主席,2015年4月增补马秀华、康乐然为副秘书长。
吉林省音乐家协会现有会员1258人、理事110人、在吉林省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321人(统计截至2013年年末)。
吉林省音乐家协会是在吉林省文联直接领导下、中国音乐家协会具体指导下的专业性人民团体。六十多年来,协会始终把繁荣音乐创作、培养音乐人才、开展音乐理论研究、普及音乐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在此期间,我省音乐家创作了一大批流传于世的歌曲精品和优秀的器乐作品,一部分歌唱家和演奏家在国内外音乐比赛中获奖。同时,协会还努力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专业及普及性音乐活动,以便推动本省音乐事业的发展。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群众歌咏活动中,我省即产生一批优秀音乐作品,如歌曲赵云程的《草原到北京》、《白呀白嘎啦山》,王肯的《鄂伦春小唱》,岳仑的《我是一个兵》,朴佑的《选好籽种》及儿童歌曲《小鸽子》等。在1954年我国第一次群众歌曲评奖中,《我是一个兵》和《小鸽子》获得一等奖,其余均获三等奖;1957年郑镇玉的《长白山之歌》大合唱和独唱歌曲《闺女之歌》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均获二等奖;演唱《闺女之歌》的方初善也获得表演二等奖。这一次获奖,使得我省的音乐创作和演唱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60年代先程运用东北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老司机》和《女民兵》一经演唱,很快传遍全国,至今这两首歌曲仍然是一些歌唱演员的保留曲目及群众广为传唱的优秀歌曲。
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几乎中断了正常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活动,我省的音乐事业也一度陷入徘徊。然而一批勇于冲破枷锁的作曲家,出于艺术家的良心,仍然创作出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如尚德义大胆运用西洋音乐的花腔技法与民族风格相结合,创作出当时国内第一首真正意义的花腔歌曲《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金凤浩的《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红太阳照边疆》、《伟大祖国百花吐艳》等也是当时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从上世纪60年代初,我省作曲家就开始探索具有民族风格的歌剧写作。徐辉才、朱广庆等作曲家创作的八场歌剧《青林密信》开创了我省歌剧创作的先河。之后,《社长的女儿》、《梅河两岸》、《愤怒的贤良江》等相继成为当时较有影响的作品。民族器乐创作也开始起步,朱广庆的《驷马铜铃》、《风雪爬犁》显露出我省在民族器乐创作上的实力。
我省的重要文化企业——长春电影制片厂,自建厂至今已生产了数百部优秀影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些影片的生产同时带动了电影音乐的创作,可以说长影的多位电影音乐作曲家所创作出的电影歌曲影响了几代人。如雷振邦的《刘三姐》、《五朵金花》、《芦笙恋歌》、《冰山上的来客》;张棣昌的《神秘的旅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全如玢的《女跳水队员》;吴大明的《勿忘我》、《人到中年》等电影插曲随着影片的放映而流传于世。其中雷振邦的《刘三姐》电影音乐在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电影音乐奖。由长影拍摄的许多故事片插曲令人难以忘怀。如《草原牧歌》、《敖包相会》、《草原晨曲》、《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满怀深情望北京》、《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牡丹之歌》等等。80年代随着电视剧的发展,我省作曲家在电视剧的片头片尾歌曲的创作上也涌现出一些佳作,如雷振邦、温中甲、雷蕾的《重整河山待后生》,雷蕾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郭晓天的《说一段往事给你听》,陈受谦的《淘净人间是与非》(刘申五词),张振国的《大雪小雪又一年》等,都是这一时期流传的好作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音乐工作者从“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作曲家们表现出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在题材、体裁的拓展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抓创作方面,协会始终把组织音乐家深入生活及采风作为丰富作曲家情感生活、扩大阅历的重要手段,以组织作者参加国内各类重要评奖为契机,来推动我省音乐创作的发展。在1982年“全国民族团结”征歌中,我省有7首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数量列全国各省之首。《兄弟姐妹欢聚一堂》(董希哲曲)获一等奖,《向四化进军》(崔昌奎曲)获二等奖,《妈妈祝您长寿》(方龙哲曲)等获三等奖。《妈妈祝您长寿》当时在全国广为流传。这一时间,作曲家们创作出一批具有旋律清新、风格新颖、富于时代精神的优秀歌曲。如董希哲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金凤浩的《美丽的心灵》、《金梭和银梭》,尚德义的《科学的春天来到了》,陈受谦的《美丽富饶的松花湖》,张洪玉的《我们在长春相遇》等等。更有一些作品还不断在国内重要评奖中获奖。如尚德义的《牧笛》、《大漠之夜》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大漠之夜》还获得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第一名,张振国的《东北大秧歌》(刘申五词)和尚德义的《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均获得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作品奖。另外,近些年我省的声乐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2004年协会推荐东北师大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朴荟霖参加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获铜奖,为她伴奏的张佳佳获优秀钢琴伴奏奖。
上世纪80年代,我省器乐创作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作曲家们在继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大胆采用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在观念上追求思维的新境界,进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佳作。1981年朱广庆的交响乐《九歌》第一组曲,在全国第一届交响乐创作评奖中获优秀奖;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安国敏的伽倻琴协奏曲《沈青》、张式功的民族管弦乐曲《日月潭边》及朱广庆的编鼓与乐队《跑火池》均获三等奖。1985年全国轻音乐创作评比,张式功的民乐合奏《开花调》获三等奖。更可喜的是,朝鲜族青年作曲家权吉浩创作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在1985年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获一等奖。之后在全国第六、七届音乐作品评奖中,权吉浩的朝鲜族民乐重奏《宗》、赵登山的古筝独奏《铁马吟》以及崔义光的管弦乐曲《开拓者进行曲》又获三等奖。这些作品的获奖标志着我省音乐创作实力已在国内获得认可,有点作品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经常演奏。
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是活跃社会音乐生活、培养演唱演奏人才的最好渠道。自协会建立以来,已举办过上百场综合音乐会、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个人作品音乐会、世界著名音乐家专题音乐会等等。通过这些音乐会为音乐家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六十多年以来,规模最大、影响面最广的音乐会,是1961年~1981年间由吉林省文化局、吉林省音协、长春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四届“长春音乐会”。其中第二届和第四届“长春音乐会”由东北三省联合举办。1963年的第二届“长春音乐会”其规模超过第一届,这一届音乐会共进行了9天,演出29场,观众达七万人次,演出声乐器乐节目300多个,推出了一大批新作品。1981年第四届“长春音乐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举办的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音乐盛会。中央和各省市音乐界人士1300多人以及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副主席贺绿汀、李凌、时乐濛均来长春观摩。共计19台音乐会,演出91场。我省不但推出了民族音乐会、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还有以我省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包桂芳名字命名的“包桂芳声乐教学小组”独唱音乐会。该小组在音乐会中第一次亮相,就引起强烈反响。此外,音协也时刻关注职工业余音乐创作和演出的普及与提高。第四届“长春音乐会”之后,应文化部、中国音协的邀请,我会将参加第四届“长春音乐会”的职工业余音乐节目,组成一台音乐会进京展演,受到首都音乐界和观众的好评。1990年5月,应化工部、全总和中国音协邀请,吉化艺术团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央有关领导及首都观众做慰问演出。
几十年来,音协会同省文化主管部门还专门为我省音乐家举办过“朱广庆作品音乐会”“秦茵独唱音乐会”、“周建霞独唱音乐会”、“张式功作品音乐会”、“尚德义作品音乐会”等,这些活动对培育我省音乐家的成长、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均产生良好的效果。我省曾经受到人们喜爱的男高音歌唱家李世荣、女高音歌唱家温明兰、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包桂芳、著名指挥家尹升山、著名词作家公木、著名作曲家朱广庆等已相继离世,他们为我省的音乐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目前还活跃在舞台或教学岗位上的有女高音歌唱家秦茵、李秀文、边桂荣,古筝演奏家赵登山,男高音歌唱家崔钦,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姜晓波,以及享誉全国的“东北民歌王”刘春梅等。我省的专业音乐教育起步较晚,然而由于有着较好的教育环境,几十年来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他们是曾经在我省学习工作过并为我省音乐事业做出贡献的著名作曲家吕远、王立平、金凤浩、雷蕾、唐建平,著名词作家张藜,著名歌唱家王凯平、方初善、蒋大为、周建霞、刘斌等。另外,还有不少中青年作曲家在他们现在的音乐岗位上也为我国的音乐事业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音乐理论研究在我省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为了推动我省音乐理论的发展,1987年协会承办了“东北三省音乐理论研讨会”,来自上海、北京和辽宁、黑龙江的音乐理论家提交了上百篇论文,我省广大音乐理论家撰写了数篇研究东北民间音乐和朝鲜族音乐的论文。1998年东北三省又联合举办音乐论文评奖,仅我省就收到100余篇,经评奖后,将获奖论文汇集成册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协会还曾经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过“满族音乐研讨会”,参与协办“中国戏曲音乐2004年第八届年会”等。通过举办这些理论研讨活动,使我省对东北民间音乐和满族音乐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儿童音乐教育也是协会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家长把少年儿童学习音乐、掌握一门乐器,作为培养少儿美育的一种手段,一时间学弹电子琴、钢琴等成为社会的热潮。从1992年开始,协会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社会音乐考级活动;1993年这一活动得到了中国音协的支持。这项工作至今走过20多个年头,协会对考级工作已摸索出一整套经验,建立了有序的、现代化的、科学的工作程序,使全省业余音乐考级这一社会活动走上正轨。全省9个市州每年都有近万人参加考级,十几年以来,经过考级活动发现了数百名优秀的音乐后备人才,有不少儿童经过几年的锻炼已进入专业音乐学校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同国内外的音乐交流日益频繁,1990年8月协会邀请以时乐濛为首的10位在京词曲作家同我省10位词曲作家一起到吉林化工公司生活、采风。2002年,以省委宣传部、省音协的名义邀请国内著名曲作家生茂、吕远、张丕基、金凤浩、王祖皆、张卓娅、孟卫东,词作家瞿琮、宋小明、张名河、马金星、曹勇,以及吉林籍在京青年作曲家郭鼎立、郭晓天、刘可欣、李戈等20余人到长春市、吉林市考察、采风,同我省词曲作家交流创作经验;2009年,再次邀请著名词曲作家宋小明、车行、胡宏伟、肖白、戚建波到长白山采风。另外,我会还邀请国内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著名歌唱家郭淑珍、叶佩英、温可铮、魏启贤,著名钢琴家鲍蕙荞,小提琴家郑石生以及香港著名演员石慧等来长演出。邀请的外国音乐家有日本歌唱家中泽桂、俄罗斯鄂木斯克剧院指挥家及歌唱家、英国吉他重奏组、美籍华人钢琴大师殷承宗、旅美华人青年钢琴家秦川、菲律宾华人指挥家蔡继琨等。
为使我省音乐家走出国门,协会积极创造条件,组织音乐家出访考察或出国演出。多年以来,已4次组团去美国访问交流,还派出代表团出访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日本、韩国、朝鲜、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及北欧四国。为了把我省的民乐演奏推向国际,宣传中华民族音乐文化,1991年和2005年派选我省民乐演奏家组成演出小组,先后赴日本北海道和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市访问演出,所到之处受到国外听众和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
2012年3月,吉林省音协第七届主席团组成。我们深信,在新一届主席团的带领下,省音协会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服务于吉林省改革发展的大局,面向人民大众,深入生活,积极创作与时代要求相适应、与实践发展相符合、与人民呼声相一致的文艺作品。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于全国人民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联系电话:0431-85660388
邮编:130021
电子邮箱:jilinmusic@163.com